苏晓拿着检测报告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兴奋:“林砚,检测结果出来了,那些白色结晶是汽油燃烧后的残留物!当年的火灾绝对是人为纵火!”
“你再看看这个。”林砚将粘着布料的砖块递过去。
苏晓接过砖块,仔细观察着那片布料:“这是80年代初期很流行的的确良布料,这种暗红色的印花图案,我记得当年只有市第一纺织厂生产过。而且,这片布料的边缘很整齐,不像是被大火自然烧断的,更像是被人刻意撕扯下来的。”
林砚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当年针织厂和第一纺织厂是竞争对手,两家工厂因为争夺订单,矛盾一直很激烈。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火灾发生前一周,第一纺织厂的厂长张万林曾来针织厂交涉,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你的意思是,张万林有作案嫌疑?”李建国立刻问道。
“不能确定,但他绝对是重点嫌疑人。”林砚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小陈,立刻去调查张万林在1982年火灾发生当天的行踪,以及他是否有购买汽油的记录。苏晓,你把这块布料和汽油残留物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测分析。”
回到警局,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那块的确良布料上的暗红色印花,与第一纺织厂当年生产的一款布料完全吻合,而且布料上还残留着微量的汽油成分。更重要的是,警方在张万林当年的个人账户记录中,发现他在火灾发生前三天,曾在加油站购买过十升汽油。
“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了。”林砚看着检测报告,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李叔,我们现在就去抓捕张万林!”
当林砚和李建国带着警员来到张万林家中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张万林看到警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面对警方出示的证据,张万林起初还百般抵赖,但在汽油残留物检测报告和布料鉴定结果面前,他最终低下了头,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当年,南州针织厂抢走了我们厂一个大订单,那是我们厂能否活下去的关键。我多次去交涉,他们都不肯让步。我一时糊涂,就想着放一把火,烧掉他们的仓库,让他们无法按时交货。”张万林的声音带着悔恨,“我趁着夜色,偷偷溜进针织厂仓库,泼洒了汽油,点燃了火。我以为那场大火会把一切证据都烧干净,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被你们查出来了。”
看着张万林被警员带走的背影,林砚的眼眶微微湿润。他拿出父亲的勘查笔记,轻轻抚摸着上面熟悉的字迹,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为了追查此案,四处奔波的身影。
“老林,你看到了吗?案子破了,真凶抓到了,你的冤屈终于洗清了。”李建国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
林砚深吸一口气,将笔记收好,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李叔,这不仅仅是为我父亲洗清冤屈,更是为了守护正义。不管过多少年,不管凶受多狡猾,只要犯了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南州市公安局的办公楼上。林砚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百感交集。穿越五年,他从一名见习刑警成长为刑侦大队队长,破解了无数悬案,也终于为父亲昭雪了冤屈。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林砚拿起电话,里面传来小陈急促的声音:“林队,辖区内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初步判断为他杀!”
林砚眼神一凝,立刻说道:“通知所有人,立刻出发!”
挂掉电话,林砚整理了一下警服,快步走出办公室。夕阳下,他的身影挺拔而坚定,朝着新的案件现场走去。正义的守护,永不停歇,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他将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南州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