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队,省厅那边传来消息!”赵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烟蒂上的指纹提取成功了!而且,松节油的成分分析也出来了,和当年南州市红星化工厂生产的松节油成分完全一致!”
“指纹比对结果呢?”林砚急切地问。
“还在比对中,省厅的同志说,会优先处理这个案子,估计明天就能出结果。”赵伟回答道。
林砚点点头,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凶手很可能与红星化工厂有关,而且对仓库的布局非常熟悉,甚至可能是仓库的内部人员或者经常出入仓库的人。那个“丰”字记号,或许就是凶手留下的标识,也可能与他的身份有关。
他立刻召集队员,召开案情分析会:“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1982年红光五金仓库纵火案的凶手,使用的助燃剂是红星化工厂生产的松节油,现场留下的半枚烟蒂上有凶手的指纹。现在,我们分两组行动:第一组,排查红星化工厂当年的员工,特别是负责松节油销售和运输的人员;第二组,调查红光五金仓库当年的员工以及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人员,重点排查名字中带有‘丰’字,或者与‘丰’字有关联的人。”
“是!”队员们齐声应道,立刻投入到调查工作中。
夜色渐深,南州市公安局的灯光依旧亮着。林砚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父亲的勘查笔记,指尖轻轻拂过那行潦草的字迹。他仿佛能看到父亲当年伏案工作的身影,感受到父亲对真相的执着与坚守。
“爸,您放心,我一定会查明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为您正名!”林砚在心中默念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第二天一早,省厅的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烟蒂上的指纹,与红星化工厂当年的销售部经理张丰的指纹完全吻合!
“张丰!”林砚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名字里有‘丰’字,又是红星化工厂的人,还负责松节油销售!就是他!”
他立刻下令:“全体队员,立即出发,抓捕张丰!”
张丰如今已经离开了红星化工厂,开了一家私人的五金店,就在南州市的城郊。当林砚带领队员赶到五金店时,张丰正在柜台后算账。看到警察进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神中充满了惊慌。
“张丰,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现在怀疑你与1982年红光五金仓库纵火案有关,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林砚出示了逮捕证。
张丰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不……不是我,你们搞错了!”
“是不是你,到了局里就知道了。”林砚示意队员上前,将张丰制服。
在审讯室里,张丰起初还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但当林砚拿出那半枚烟蒂的指纹比对报告、松节油成分分析报告,以及仓库墙角那个“丰”字记号的照片时,张丰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瘫坐在椅子上,痛哭流涕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1982年,张丰在红星化工厂担任销售部经理,与红光五金仓库的老板有生意往来。后来,仓库老板拖欠了他一大笔松节油货款,多次催讨无果。张丰心生怨恨,便趁着深夜,潜入仓库,用松节油点燃了货物,想要报复仓库老板。
“我只是想烧了他的货,给他一个教训,没想到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更没想到……会害死林队长……”张丰懊悔不已,“这些年,我每天都活在愧疚和恐惧中,晚上经常做噩梦,梦见林队长来找我……”
听完张丰的交代,林砚的心情异常沉重。一场因债务纠纷引发的纵火案,不仅烧毁了一座仓库,还夺走了父亲的生命,让这个案子悬了三年。
走出审讯室,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林砚脸上的疲惫,却也让他的眼神更加坚定。他走到父亲的遗像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爸,案子破了,凶手抓到了,您可以安息了。”
遗像中的父亲,眼神温和而坚定,仿佛在微笑着看着他。
林砚知道,这只是他刑侦生涯中的一个节点。南州市的街头,还有许多罪恶需要铲除,还有许多真相需要揭开。他会带着父亲的遗志,继续坚守在刑侦岗位上,用自己的专业和汗水,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砚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了队员急促的声音:“林队,市中心百货大楼发生盗窃案,涉案金额巨大,现场留下了一些奇怪的痕迹!”
林砚眼神一凛,立刻说道:“好,我马上到!”
他挂掉电话,整理了一下警服,快步走出办公室。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新的案件在等待着他,而正义的守护,永远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