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立刻查阅赵启明的资料。资料显示,赵启明在1983年就辞职下海,开了一家纺织品贸易公司,如今已是南州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难道赵启明才是真正的凶手?”林砚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他立刻带领队员,前往赵启明的公司。
赵启明的公司位于南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装修豪华。得知林砚的来意后,赵启明显得很平静,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圆滑:“林队长,当年的纵火案不是早就结案了吗?怎么现在又来调查?”
“赵先生,我们在重新调查当年的案件,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林砚盯着他的眼睛,“案发当晚,您也在仓库附近,对吗?”
赵启明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林队长,您可别开玩笑了。当年我作为副厂长,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怎么可能在仓库附近徘徊?”
“我们在火灾现场的灰烬中检测出了羊毛纤维,而您当年穿的西装,就是羊毛的。”林砚拿出检测报告,“另外,我们还发现,当年仓库里存放的一批进口棉纱,在火灾发生前几天,被您以‘质量问题’为由,偷偷转移到了您自己的仓库。”
赵启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微颤抖:“你……你胡说八道!”
“我们已经调查过了,当年那批进口棉纱根本没有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市场行情好,您想趁机囤积居奇,赚取差价。为了掩盖您转移棉纱的行为,您就制造了这起纵火案,还嫁祸给了欠赌债的老王。”林砚语气坚定,“我父亲当年为了抢救账本,就是想找出棉纱失踪的真相,却被您设计的火灾害死了!”
铁证如山,赵启明再也无法狡辩,瘫坐在椅子上,痛哭流涕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当年赵启明为了谋取私利,偷偷转移了仓库里的进口棉纱。为了掩盖真相,他在仓库里放置了磷粉和煤油瓶,制造了纵火案的假象,并嫁祸给了有作案动机的老王。林卫国在勘查现场时,发现了棉纱失踪的疑点,赵启明怕事情败露,就故意制造了横梁坍塌,害死了林卫国。
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林砚带着队员,将赵启明押回公安局。走出公司大门,秋风吹拂着他的脸颊,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看到了父亲的笑容。
“爸,您放心,真相大白了,您可以安息了。”林砚在心里默念。
回到公安局,林砚将案件的侦破过程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市局。市局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为南州刑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几天后,南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剪彩仪式上,林砚作为刑侦大队队长发言。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五年前,我来到这里,成为一名见习刑警。那时候,我们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完善的技术,只能靠双脚丈量土地,靠双眼寻找线索。”林砚的声音铿锵有力,“但我们有一颗守护正义的心,有一份对刑侦事业的热爱。如今,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我们对正义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晓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的林砚,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爱意。
仪式结束后,林砚和苏晓并肩走在公安局的大院里。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苏晓轻声问。
“继续破案,守护南州的安宁。”林砚握住她的手,“还有,我想和你结婚,组建一个属于我们的家。”
苏晓的脸颊泛起红晕,用力地点了点头:“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林砚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案件等着他去侦破,还有更多的正义等着他去守护。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在这个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南州刑侦的辉煌篇章。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砚和苏晓对视一眼,快步跑向办公室。
“喂,您好,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林砚拿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林队长,不好了,城西废弃工厂发现一具女尸,现场情况很诡异!”
林砚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我们马上到!”
挂掉电话,林砚拿起警帽,对苏晓说:“走,出现场!”
两人快步走出办公室,警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向着城西方向疾驰而去。正义的守护,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