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你把脚印和撬痕拍下来。”林砚吩咐道,又问老大娘,“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村里?或者有没有看到可疑的人?”
“陌生人倒是没怎么见着,就是前几天,邻村的二柱子来过,还问我家鸡卖不卖。”老大娘想了想,说道,“那小子游手好闲的,平时就爱偷鸡摸狗。”
林砚心中有了初步判断,又去其他几家失窃的村民家查看了情况。果然,每家的鸡窝都有类似的撬痕,现场也都留下了相同的脚印。
“看来是同一个人干的。”林砚站起身,对村民们说,“大家放心,我们已经掌握了线索,很快就能抓到嫌疑人。另外,我想在村里找几个信息员,以后发现可疑情况,及时跟我们联系。”
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忙,一个叫张大叔的中年汉子站出来说:“林队长,我在村口开了个小卖部,来往的人多,我来当信息员!”
“好!”林砚点点头,拿出笔记本,记下张大叔的联系方式,“以后有任何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
从城东大队出来,林砚和苏晓又去了城西大队。城西大队的情况和城东类似,也是多家被盗,不过除了鸡,还有两家的门窗被撬,丢了些粮食和衣物。
“这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很熟练,应该是惯犯。”林砚分析道,“从城东到城西,跨度不小,说明他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悉。”
“而且他每次作案都选择深夜,说明他很谨慎。”苏晓补充道,“现场留下的脚印很模糊,应该是刻意掩盖过。”
两人回到局里,立刻召集网格刑警开会,通报了案情。赵伟带着人去邻村调查二柱子的情况,王磊则负责排查城西的可疑人员。
傍晚时分,赵伟回来了,一脸兴奋地说:“林队,二柱子有重大嫌疑!我们在他家后院的柴房里,发现了几只鸡,和村民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他家的撬棍上,还有黑色的油漆残留,和鸡窝门上的油漆成分一致!”
“好!立刻实施抓捕!”林砚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抓捕过程很顺利,二柱子正在家里炖鸡,看到警察上门,顿时慌了神,没等审讯,就全招了。原来,他最近赌钱输了不少,欠了一屁股债,就想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他知道城郊结合部的村民防范意识差,就专门挑这一带下手,没想到刚作案几天就被抓了。
案子破了,村民们都很高兴,纷纷给市局送来了感谢信。林砚看着桌上的感谢信,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只是网格化管理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晚上,林砚和苏晓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网格化管理的资料。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映出两人忙碌的身影。
“今天这案子破得真快,要是在以前,说不定还得查上好几天。”苏晓笑着说。
“这就是网格化的好处,信息通了,破案自然就快了。”林砚揉了揉太阳穴,“等过段时间,咱们再组织一次防盗宣传,提高老百姓的防范意识。”
苏晓点点头,看着林砚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敬佩。她知道,林砚不仅是在破案,更是在为南州的老百姓筑起一道平安的防线。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砚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林队长,不好了!城西大队五队,两户人家因为宅基地的事吵起来了,还动了刀!”
林砚脸色一变,立刻站起身:“我们马上到!”
挂了电话,他和苏晓对视一眼,拿起警帽就往外跑。夜色中,自行车的铃铛声再次响起,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朝着城西大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林砚知道,守护南州的平安,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每一起小案的侦破中,体现在每一次矛盾的化解中。他和他的团队,就像一张细密的网,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而这张网,只会越来越密,越来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