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林砚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豫、皖、苏、甘四省交界的沙漠地带,眉头紧锁。桌上的搪瓷缸里,浓茶早已凉透,杯壁上结着一圈深褐色的茶渍,像极了案发现场那些难以清理的血迹。
“省厅的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 赵伟猛地推开门,手里攥着一张薄薄的纸片,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他如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嫉妒心强的见习生,经过几年历练,沉稳了许多,只是在遇到重大突破时,依旧难掩兴奋。
林砚转过身,目光落在纸片上那组清晰的指纹数据上,瞳孔微缩。“确认了?”
“千真万确!” 赵伟快步走到桌前,将纸片拍在桌面上,“与我们在第三起红衣女尸案现场提取到的潜血指纹完全吻合!凶手名叫王浩,42岁,祖籍河南洛阳,曾因盗窃入狱三年,出狱后一直从事长途货运工作,跑的正是豫皖苏甘这条线!”
办公室里瞬间沸腾起来。这起横跨四省的连环杀人案,已经困扰了他们整整三个月。受害者都是身穿红衣的年轻女性,被发现时均处于偏僻路段,抛尸手法高度一致,带着强烈的仪式感,给三省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太好了!” 李建国猛地掐灭手中的烟蒂,黝黑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林队,这下终于有方向了!这王浩现在在哪?”
林砚没有立刻回答,他重新看向地图,指尖在甘肃境内的沙漠区域停顿:“根据他的货运记录,最后一次登记是在十天前,从甘肃酒泉出发,目的地是新疆喀什,但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任何信息。”
“会不会是察觉到风声,弃车跑了?” 一名年轻警员问道。
“可能性很大。” 林砚点头,眼神锐利,“他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作案后清理现场非常干净,若不是我们在第三起案件的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微量皮肤组织,又恰好省厅刚引进了简易指纹比对设备,恐怕还得走不少弯路。”
苏晓端着一摞尸检报告走进来,白色的大褂上沾了些灰尘,显然是刚从实验室出来。“这是最新的尸检补充报告,死者体内除了安眠药成分,还检测出了一种特殊的沙漠植物汁液,这种植物只生长在甘肃与新疆交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沙漠植物汁液?” 林砚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说明他很可能熟悉沙漠环境,甚至在沙漠里有临时落脚点!”
“我已经联系了甘肃当地警方,他们正在排查王浩的社会关系,同时对酒泉到喀什的公路沿线进行走访。” 苏晓将报告放在林砚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不过那边地域辽阔,沙漠地带信号极差,排查难度很大。”
林砚沉吟片刻,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凉茶,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不能等了,我们亲自过去!”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坚定,“赵伟,你立刻去联系火车站,订最快前往酒泉的火车票;其他人准备好勘查工具和野外生存装备,半小时后出发!”
“是!” 众人齐声应道,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忙碌的脚步声。
李建国走到林砚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林队,沙漠里条件恶劣,要不我带队过去吧,你在这边统筹指挥。”
“李叔,还是我去。” 林砚摇了摇头,语气诚恳,“这起案子我跟进了全程,对凶手的侧写最了解,而且我在警校学过野外生存技巧,应付沙漠环境没问题。你留在南州,帮我盯着队里的其他案子,有情况随时联系。”
李建国看着林砚眼中的坚定,知道他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改变。他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任何困难立刻给我打电话,我这边随时支援你。”
“放心吧。” 林砚笑了笑,转身开始收拾东西。
苏晓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这里面有防晒用品、急救包、压缩饼干和足够的水,还有我根据沙漠环境调配的驱蚊液,你带上。” 她的声音有些低沉,眼中满是担忧。
林砚接过背包,入手沉甸甸的,心里却暖融融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他看着苏晓,语气温柔,“队里的事,还有我父亲那起案子的后续调查,就麻烦你多费心了。”
“嗯。” 苏晓点头,强忍着眼中的泪水,“我等你回来。”
半小时后,林砚带着赵伟和另外两名警员,登上了前往酒泉的火车。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铁轨上,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乡村的田野,最后又被无垠的戈壁滩取代。
林砚坐在窗边,手里拿着王浩的资料,仔细地翻阅着。王浩,早年父母双亡,性格孤僻,出狱后一直独居,没有结婚,也没有亲近的亲戚朋友。他的货运车是一辆二手的解放牌卡车,车牌号为豫A·。根据侧写,王浩有严重的心理扭曲,对身穿红衣的女性有特殊的执念,作案时冷静、残忍,且具有极强的耐心和计划性。
“林队,你说这王浩会不会真的躲进沙漠里了?” 赵伟坐在对面,忍不住问道,“那地方荒无人烟,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我们怎么找啊?”
“越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越容易隐藏行踪。” 林砚放下资料,眼神凝重,“他跑长途货运多年,对这条线的沙漠环境肯定非常熟悉,说不定早就为自己准备了退路。”
“那我们到了酒泉之后,该从哪里入手?” 另一名警员问道。
“先和当地警方汇合,了解最新的排查情况,然后沿着他最后登记的路线,一点点往前查。” 林砚语气坚定,“只要他留下过痕迹,就一定逃不掉。”
经过两天一夜的颠簸,火车终于抵达了酒泉。当地警方早已在火车站外等候,带队的是酒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队长张磊,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西北汉子。
“林队,欢迎来到酒泉!” 张磊热情地走上前,与林砚握手,“一路辛苦了!”
“张队,麻烦你们了。” 林砚笑着回应。
“客气啥!这起案子事关重大,我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张磊说着,引着他们上了警车,“上车吧,我们边走边说。”
警车行驶在酒泉的街道上,林砚透过车窗,打量着这座西北小城。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偶尔能看到几栋高楼,街道上行人不多,空气干燥而清新,与南州的湿润截然不同。
“林队,我们按照你们提供的线索,对王浩的货运路线进行了排查,在距离酒泉市区一百多公里的一处公路服务区,找到了他的解放牌卡车。” 张磊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情况,“卡车被遗弃在服务区的角落,车内已经被清理过,但我们在副驾驶的脚垫下,发现了少量沙漠沙土,还有几根红色的纤维,初步判断与受害者身上穿的红衣材质一致。”
“服务区有监控吗?” 林砚问道。
“没有。” 张磊摇了摇头,“这是个小服务区,设施比较简陋,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我们走访了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和当时在场的司机,有人说看到王浩在三天前的晚上,独自一人离开了服务区,朝着沙漠的方向走去,手里还拎着一个大背包。”
“朝着沙漠方向?” 林砚皱起眉头,“他没有开车?”
“没有。” 张磊点头,“我们推测,他可能是怕开车目标太大,所以选择步行进入沙漠,或者是在沙漠里有其他的交通工具。”
警车很快抵达了那处服务区。林砚下车后,立刻对王浩的卡车进行了仔细勘查。卡车的车门没有锁,车内确实被清理得很干净,但林砚凭借着丰富的现场勘查经验,还是在座椅的缝隙里,找到了一根黑色的头发,以及一点点干涸的血迹。
“提取样本,立刻送回实验室进行dNA比对。” 林砚对身边的警员说道。
“是!” 警员立刻拿出勘查工具,小心翼翼地提取了样本。
林砚又走到卡车的轮胎旁,仔细观察着轮胎纹路。轮胎上沾着不少沙土,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细小的石子。他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沙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仔细观察了一下沙土的颜色和质地。
“这沙土的质地,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土非常相似。” 林砚站起身,对张磊说道,“他很可能是朝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方向去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 张磊脸色一变,“那地方可是死亡之海,面积广阔,环境恶劣,一旦进去,很难生还啊!”
“他既然敢进去,就一定有恃无恐。” 林砚眼神坚定,“我们必须立刻追进去!”
“可是,沙漠里太危险了,而且我们没有专业的沙漠探险装备,也没有熟悉沙漠环境的向导。” 张磊有些犹豫。
“时间不等人!” 林砚语气严肃,“王浩是极度危险的犯罪分子,多耽误一分钟,就可能有新的受害者出现。装备的问题,我们可以向当地的武警部队求助;向导的话,我相信当地警方一定能找到熟悉沙漠环境的人。”
张磊看着林砚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点了点头:“好!我立刻联系武警部队和当地的牧民,争取尽快组建一支搜救队,进入沙漠追捕王浩!”
当天下午,在武警部队的支援下,一支由林砚、赵伟、张磊,以及两名武警战士和一名当地牧民向导组成的追捕队,带着充足的装备和物资,朝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进发。
沙漠的环境比想象中更加恶劣。烈日当头,气温高达四十多度,脚下的沙子滚烫,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狂风时不时地卷起沙尘,打在脸上生疼。队员们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湿透,又被烈日晒干,结出一层白色的盐渍。
“林队,歇会儿吧,实在走不动了。” 赵伟气喘吁吁地说道,他的嘴唇已经干裂,脸上布满了沙尘。
林砚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橘红色的晚霞。“好,大家先休息一下,补充点水分和能量。” 他说着,从背包里拿出水壶,喝了一小口水,又递给身边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