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当机立断:“李队,我们跟老张去加油站,问问周明的具体去向;苏法医,你跟派出所的同志准备水和干粮,再借两辆摩托车——沙漠里汽车开不了,只能靠摩托代步。”
国营加油站就在小镇边缘,加油机还是手动的,老板老张正蹲在门口抽烟。一提起周明,老张就皱起了眉:“那小子看着就不对劲,加完油还跟我要了个水桶,说‘怕路上没水喝’,我当时就觉得怪,这季节沙漠里哪有那么缺水?”他指了指东边的沙漠,“他走的时候是昨天下午三点,车头朝东,应该是往老沙棘树的方向去了。”
林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黄沙尽头隐约能看到几点灰绿色的影子——那是沙漠里稀有的沙棘丛。“走!”他转身跨上摩托车,李建国紧随其后,苏晓则把装满水和干粮的背包甩到背上,手里还提着法医箱,“我们争取在天黑前找到水源,周明肯定会在那里停留!”
摩托车在沙丘间颠簸,车轮碾过沙子的声音格外刺耳。太阳渐渐西斜,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里的温度也开始下降。林砚盯着前方的沙棘丛,突然抬手示意停车:“你们看,那是不是车轮印?”
众人凑近一看,沙地上果然有两道清晰的车辙,轮胎纹路与解放货车的型号完全吻合,而且印子还很新,应该是昨天留下的。“顺着车辙走!”李建国拧动车把,摩托车重新启动。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一棵粗壮的老沙棘树出现在眼前,树下果然有个半米宽的积水坑,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枯叶。林砚刚想下车,就被苏晓拉住:“等等,你看坑边的脚印!”
沙地上有一串男人的脚印,尺码与周明档案里记录的42码完全一致,而且脚印旁边还散落着几片红色的布料——苏晓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片布料,对着夕阳看了看:“是化纤材质,跟受害者穿的红衣布料一模一样!”
“他肯定没走远!”林砚握紧腰间的手铐,目光扫过周围的沙丘。突然,李建国指向北边:“那边有反光!像是货车的挡风玻璃!”
众人立刻熄灭摩托车引擎,猫着腰往北边的沙丘爬去。爬到顶一看,沙丘下的低洼处,正停着一辆蓝白相间的解放货车——正是周明的车!
“注意隐蔽,他可能在车里。”林砚压低声音,从背包里掏出望远镜。镜头里,货车的驾驶室窗户半开着,里面没人,但副驾驶座上搭着一件灰色外套,还有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隐约能看到里面装着女人的发卡。
“苏法医,你在这里守着,我们绕到车后包抄。”林砚对苏晓说完,就和李建国、另一名队员分三个方向往下爬。
就在林砚快要摸到货车车尾时,驾驶室的门突然“哐当”一声被推开,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男人拿着一把水果刀冲了出来——正是周明!他看到林砚,眼睛瞬间红了,嘶吼着扑过来:“又是你们警察!多管闲事!”
“放下刀!”林砚大喝一声,侧身躲开他的扑击。周明扑了个空,转身又挥刀向李建国砍去,李建国早有准备,抬脚踹在他的膝盖上,周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手里的刀也掉在了地上。
林砚趁机冲上前,反手将周明的胳膊扭到背后,“咔嗒”一声戴上手铐。周明还在挣扎,嘴里骂骂咧咧:“我杀的都是些不守本分的女人!她们活该!”
“闭嘴!”林砚冷冷地说,“每个受害者都有家人,你凭什么夺走她们的生命?”
这时,苏晓也跑了过来,打开货车的后备箱。里面果然有一件红色连衣裙,还有几个女人的背包,其中一个背包上绣着“娟”字——正是皖北受害者王娟的物品。“证据确凿。”苏晓拿出相机,对着后备箱里的物品拍照,“可以带他回省厅了。”
夕阳彻底落下,沙漠里的温度骤降。林砚押着周明往摩托车的方向走,看着远处边境口岸的灯光,心里松了口气——这场横跨四省的追凶,终于有了结果。可他不知道的是,周明被押上摩托车时,嘴角突然勾起一抹诡异的笑,眼神飘向了货车的油箱——那里,还藏着他没说出口的秘密。
苏晓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看了一眼货车,皱起了眉:“林队,我总觉得……这案子好像还没结束。”
林砚回头看向那辆停在沙丘下的货车,夜色渐浓,车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握紧了手里的手铐,心里升起一丝不安——或许,这个连环杀手的背后,还有他们没解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