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126章 平面图漏暗门藏隐患,王大叔深夜吐关键情报

第126章 平面图漏暗门藏隐患,王大叔深夜吐关键情报(1 / 2)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队办公室的灯泡忽明了一下,昏黄的光线下,林砚的手指在摊开的白纸上反复滑动,指腹蹭过铅笔勾勒的线条,留下一道淡淡的灰痕。纸上是码头食堂的平面图,边角被茶水浸得发皱,正是几天前老搬运工王大叔偷偷画给他的。

“这里不对。”林砚突然开口,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李建国刚把搪瓷缸里的茶叶梗挑出来,闻言凑过去,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平面图右下角的厨房区域,只画了一扇通往后院的木门,“怎么了?老王说厨房就这一个后门,我让队里的小张去核实过,那天他假装买馒头,确实只看到这扇门。”

林砚没说话,从抽屉里翻出之前记录案情的烟盒纸,展开皱巴巴的纸片:“虎哥团伙每次开会都选在食堂,上次老吴招供时说,‘大哥最看重退路’。食堂前面临着码头广场,左右是仓库,只有后院通河边,要是真只有一扇木门,他不可能这么放心——万一被围,连个备选的逃路都没有。”

他指尖在厨房位置敲了敲,声音压得低:“老王肯定有没说的。他在码头待了十年,虎哥的心思他比谁都清楚,只是……”话没说完,李建国就懂了——王大叔是怕,前几天林砚身份暴露时,“刀疤”带人堵过他家门,虽然没伤人,但那通砸门声足够让一个普通老百姓吓破胆。

“我跟你去。”李建国把搪瓷缸往桌上一墩,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军大衣,“老王跟我打交道比跟你久,我去说,他或许能松口。”

夜里十点的码头老街,路面结着薄冰,自行车轮碾过的时候,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林砚骑在前面,车把上挂着两个帆布包,里面是给王大叔带的东西——两斤面粉,还有一小瓶白酒,都是这年头紧俏的玩意儿。路灯隔五十米才一个,昏昏的光只能照见眼前两米的路,远处的码头方向,偶尔传来货轮的汽笛声,在冷夜里飘得很远。

王大叔家在老街最里头,是间低矮的土坯房,窗户里没亮灯。林砚刚想敲门,李建国却按住他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火柴,划亮一根,对着窗户玻璃轻轻晃了晃。过了约莫半分钟,窗户才悄悄推开一条缝,王大叔的脸在昏暗中露出来,看见是他们俩,又飞快地缩回去,随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快进来,别让人看见。”

屋里没生炉子,冷得像冰窖。王大叔把他们让到里屋,才敢点燃煤油灯,昏黄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没敢坐,手在棉袄上反复蹭着,眼神总往门外瞟,“李警官,林同志,你们咋又来了?不是说……平面图都画给你们了吗?”

李建国没直接提平面图的事,而是把帆布包里的面粉和白酒拿出来,放在炕沿上:“老王,这是队里给你的,你家小子快放寒假了,磨点面蒸馒头吃。”他顿了顿,看着王大叔紧绷的脸,声音放软,“我知道你怕,刀疤那伙人把你家门砸了,你到现在还不敢开大灯,这些我们都清楚。但你想想,要是这次抓不住虎哥,他回来第一个找的是谁?”

王大叔的身子颤了一下,双手攥成了拳,指节泛白。林砚见状,往前挪了挪,声音很轻:“王大叔,上次在码头,是你打翻水桶救了我。你跟我说过,你儿子想考警校,说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你现在藏着的事,不只是帮我们,也是帮你儿子,帮码头所有被虎哥欺负的人。”

煤油灯的火苗晃了晃,王大叔的眼眶慢慢红了。他猛地抬头,看了眼门外,然后压低声音,飞快地说:“厨房……厨房有暗门!在灶台左边的墙后面,是块活动的砖,推开能通到河边的芦苇丛!”

林砚和李建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林砚赶紧拿出笔,在烟盒纸上快速记着:“暗门有多宽?能过人吗?虎哥知道这个门吗?”

“能过人,够一个壮汉侧着走。”王大叔的声音发颤,却比刚才清楚多了,“虎哥肯定知道!去年冬天,有次警察来查仓库,他就是从那门跑的,还让我把砖堵回去,说要是敢说出去,就把我扔到江里喂鱼!”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食堂里的灶台时候还会带一把黑枪,说是‘镇场子’用的。”

“黑枪?”李建国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80年代民间枪支管控极严,虎哥有枪,意味着收网时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他赶紧问:“你见过那枪吗?是什么样的?”

“没看清,就见过一次,用黑布包着,看着挺沉的。”王大叔摇了摇头,双手还在抖,“我知道的就这些了,真的,再没别的了。你们可千万……千万别让虎哥知道是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