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边说边在画纸上修改,原本模糊的轮廓,渐渐有了清晰的五官。林砚凑过去一看,画纸上的姑娘眉眼弯弯,鼻梁小巧,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虽然只是素描,却透着一股青涩的灵气。
“这大概就是死者生前的样子了。”张教授放下炭笔,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明天我再细化一下头发和衣着,你们可以先把这张初稿拿去复印,贴到各个社区和工厂门口,说不定能有人认出来。”
苏晓小心翼翼地把画纸收好,脸上难掩兴奋:“谢谢您,张教授。要是没有您,我们连死者的样子都不知道,更别说找她的家人了。”
“不用谢我,”张教授摆摆手,目光落在林砚身上,“要谢就谢小林,敢在这个年代提出颅像复原的想法,还能把各种线索整合得这么清楚,后生可畏啊。”
林砚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做了该做的,要是没有您的技术,这些线索也用不上。对了张教授,明天我让食堂准备点您爱吃的面食,您这段时间辛苦您了。”
张教授哈哈一笑,拍了拍林砚的肩膀:“不用这么客气,能在退休前再破一个案子,我也高兴。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有得忙呢。”
走出法医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街道上没有路灯,只有几家住户的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苏晓拿着装有初稿的文件夹,走在林砚旁边,脚步轻快得像个孩子。
“你说,明天会不会有人认出她?”苏晓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期待。
林砚抬头看了看夜空,星星很亮,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会的。这么清秀的姑娘,肯定有人记得她。说不定明天一早就有电话打过来,告诉我们她叫什么,家在哪里。”
苏晓点点头,又低头看了看文件夹:“等找到她的家人,我们就能知道她为什么会来南州,为什么会被人杀害在铁路边了。”
“嗯,一步一步来,总能查到真相的。”林砚放慢脚步,和苏晓并肩走着。晚风拂过,带着槐树叶的清香,林砚看着苏晓手里的文件夹,突然觉得,这张小小的素描,不仅是死者的画像,更是照亮这起悬案的第一束光。
回到宿舍后,林砚没有立刻睡觉。他拿出笔记本,把今天张教授测量的数据、苏晓提到的尸检线索,还有自己对死者身份的推测,都一一整理好。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日历,距离发现尸体已经过去了四天,希望明天这张初稿能带来新的线索。
窗外的风还在吹,林砚合上笔记本,心里默默想着:不管你是谁,我们一定会找到杀害你的凶手,给你和你的家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