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京西大营,一片特意清理出的开阔地上,气氛庄重而热烈。数百名精锐将士肃立四周,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个巨大的、色彩斑斓的球囊以及其下的藤编吊篮上。这便是格物院与将作监心血结晶——载人热气球。
赵佶亲临现场,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身后跟着总参谋使吴敏、工部尚书苏启明、皇城司顾锋以及新晋羽林空骑的几位队正。所有人的脸上都混合着期待、紧张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格物院博士鲁晟,作为总负责人,亲自在场指挥。他仔细检查了最后一遍绳索、火油罐及燃烧喷口,确认无误后,小跑至观礼台下,躬身禀报:“陛下,一切准备就绪,请陛下示下!”
赵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两名经过严格筛选、身穿特制轻便皮甲、精神抖擞的羽林空骑士兵。他们即将执行这划时代的首次升空任务。
“开始吧。”赵佶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遵旨!”鲁晟领命,转身高声下令,“点火!准备升空!”
吊篮中的两名士兵深吸一口气,其中一人熟练地打开火油阀门,点燃了喷口。呼——!炽热的火焰猛然喷涌而出,灼烧着球囊底部的进气口。巨大的球囊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胀、充盈,缓缓地从地面拉起,带动着吊篮微微摇晃。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如同神迹般的一幕。只有火焰燃烧的呼呼声和绳索绷紧的细微声响。
球囊越来越鼓,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它带着吊篮稳稳地脱离了地面,开始向上攀升!
一丈、五丈、十丈、三十丈……
热气球越升越高,在地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吊篮中的士兵按照训练,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火焰大小,控制着上升速度,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当热气球升至约百丈高空时,鲁晟示意稳定高度。只见那巨大的球囊悬浮于蓝天之下,如同一个来自异世的奇观。吊篮中的士兵探出身来,用力挥动着红绿两色的信号旗,按照预定代码,报告着空中情况:“一切正常,视野极佳,可见汴京城郭!”
地面上,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成功了!真的飞起来了!”
“天佑大宋!此乃祥瑞啊!”
“陛下圣明!格物院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