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幽州城虽依旧残留着战火的痕迹,但主要街道已被清理,城内秩序初步恢复。原辽国南京留守府衙署正堂,此刻被临时布置为颂功授勋的场所。堂前广场之上,旌旗招展,甲士肃立,来自三路军的主要将领、监军赞画以及千余名在历次战斗中功勋卓着的士卒代表,按序列队,鸦雀无声,但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期待。
辰时正,鼓乐齐鸣。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一声长唱,赵佶身着赭黄龙袍,头戴通天冠,在种师中、吴敏、以及奉诏而来的李纲、苏启明等重臣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他目光扫过台下无数灼热的目光,历经战火洗礼的他,眉宇间少了几分汴京时的文雅,多了几分沉毅与威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震动了整个广场。
“众卿平身!”赵佶抬手,声音清朗,传遍四方,“燕云之地,沦陷胡尘百八十载,今得光复,皆赖三军将士用命,文武同心!今日,朕于此幽州故地,论功行赏,以酬壮士之功,以慰忠勇之魂!”
他目光首先投向站在武将最前列的种师中。
“种卿。”
“老臣在!”种师中踏步出列,躬身行礼。
赵佶亲手捧起一枚沉甸甸的黄金帅印与一道明黄圣旨:“权知殿前司公事、北征行营都部署种师中,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稳扎稳打,终克坚城,居功至伟!朕,加封尔为‘燕国公’,食邑万户,实封三千户!赐丹书铁券!总领北伐诸军善后及燕云防务事宜!”
“臣,谢陛下隆恩!必竭尽残年,为陛下守此北疆!”种师中声音微颤,郑重接过帅印与圣旨。国公之位,已是人臣极致,此等封赏,足见皇帝对其信任与倚重。
接着,赵佶目光转向刘法、张叔夜、姚古等一路主帅,各有厚赏,或加官晋爵,或赐予金银田宅。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身形魁梧、气势昂扬的韩世忠身上。
“东路军副都监韩世忠!”
“末将在!”韩世忠声如洪钟,出列抱拳。
“虎啸隘一战,汝以两万步骑,力拒数万金虏,扬我国威,保我侧翼,功在社稷!擢升尔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加‘忠武将军’号,赐帛千匹,银万两!”
韩世忠虎目放光,大声道:“谢陛下!末将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已是禁军高级统帅,一步登天。
接着,赵佶又点名了在蔚州、妫州之战中表现出色的种浩、王禀、折彦质等人,皆予以重用和厚赐。
然后,他念出了一个让许多中下层军官和士兵感到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