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尘封的密钥(1 / 2)

长老会的通讯授权如同一道无声的电子敕令,高悬于顶,既赋予了近乎无限的资源调动权,也标定了一条不容再犯、代价将是彻底湮灭的绝对界限。安全屋内的全息投影消散后,那由绝对权柄带来的压抑感并未随之散去,反而更加浓重地沉淀在冰冷的空气里,渗入每一寸合金墙壁。

苏瑶的脸上不见丝毫因授权通过而产生的松懈或喜悦,唯有冰封般的冷静依旧。她转身,步履无声地走向安全屋内壁一个毫不起眼的、与周围环境肌理完全融为一体的区域。手掌轻轻按上去,掌心下的传感器瞬间亮起一圈微不可察的幽蓝光环,进行着dNA螺旋结构层级的扫描确认。一道几乎看不见缝隙的暗门无声滑开,露出后面更加私密、空间更为紧凑、防护等级呈指数级提升的禁区——她的个人数据库终端室。

这里没有外间那些庞大的服务器阵列,只有一座流线型的控制台和一面占据整面墙壁的、仿佛由纯粹光线构成的主显示屏。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低温冷却液的特殊气味。

她没有急于部署刚刚获授权的、庞大而复杂的“方舟协议”,而是首先调阅了更深层、更久远、甚至可能已被圣殿主流档案库选择性遗忘的东西。有些密钥,尘封太久,沾染了时光的锈迹与血污,需要在启用全新的、宏大的舞台之前,重新确认它们的轮廓、锋芒与……潜在的毒性。

幽蓝的光线从主显示屏上均匀升起,构成层层嵌套、充满几何美感的复杂操作界面。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输入一连串极长的、由算法实时生成并动态变化的混沌密钥。权限验证如同穿越一道道无形的能量栅栏,层层通过,每一次通过都伴随着几乎微不可闻的系统确认音。最终,一份标记着最高加密等级、代号为

“摇篮:零号机” 的档案,在光幕中央如同沉睡的古卷般缓缓展开。

档案中首先出现的,是一段高保真的动态影像记录。一颗结构精密无比、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机械心脏,正在一个充满淡金色营养液、内壁布满无数微型传感探头的透明测试腔体中,进行着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极限测试。它的每一个瓣膜结构,每一条能量回路的塑造,每一次模拟搏动时能量核心收缩舒张的韵律,都与顾夜寒体内被取出、如今在林蔷薇胸腔中跳动的那一颗,分毫不差。

而背景中,那些高度先进的实验设备的控制面板上,测试腔体外壳的铭牌上,甚至远处研究人员防护服的手臂徽章上,都清晰地、反复地烙印着那个如今已不再陌生、却愈发显得神秘的标记——“摇篮”。

苏瑶凝视着光幕中那颗在模拟极端重力与能量冲击下依旧稳定搏动的机械心脏原型,眼神幽深,仿佛要穿透影像,看到其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庞大而古老的计划。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绝对寂静的密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由‘摇篮’亲手铸造的、旨在守护其最珍贵财产的、最初的‘卫士’之心,最终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叛逆’

得以苟延残喘、甚至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反噬其创造者的基石。命运……或者说,变量之间那令人着迷的相互作用,其安排,真是……讽刺至极。”

顾夜寒与“摇篮”的关联,比她向长老会透露的、那份经过净化处理的报告中所描述的,要更深、更早、更本质。这颗心脏,本就是“摇篮”核心计划的直接产物,是其技术理念的结晶。而它的易主,无疑是一次计划外的、影响深远的重大失控。

她没有任何留恋,干脆地关闭了“零号机”档案,如同合上一本已知结局的书。指尖再次在虚空中优雅而精准地舞动,调取另一份加密等级同样极高、访问日志几乎为空的档案。标题在光幕上显现,带着一种尘封已久的气息——“林凤芝协同研究者:林渊”。

档案内容开始快速滚动。除了枯燥的实验日志和权限记录,一些更私人的碎片浮现出来:一张边缘微微卷曲的合影,照片上的林渊与林凤芝并肩站在某个实验室门口,林凤芝唇角带着浅淡却真实的笑意,林渊的目光则落在她身上,那惯常的忧郁似乎被瞬间冲淡;几页手写的研究笔记,字迹清劲而急促,在关于“意识映射稳定性”的公式推导旁,竟随手勾勒着林蔷薇幼时的涂鸦,旁边标注着“小蔷薇今日之作”;一段模糊的音频日志,背景有轻柔的摇篮曲,他的声音带着疲惫与罕见的温柔:“……凤芝坚持新的编码序列,风险未知。但为了蔷薇,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