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母亲画这些做什么?仅仅是为了标注危险?
“看……岩石的……纹路……” 顾夜寒咬着牙,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坚持点向那些结晶体下方的岩石纹理。
林蔷薇将放大镜的倍数调到最大,仔细观察那些承载着结晶体的岩石纹理。岩石的线条粗犷,刻画着风化的痕迹。突然,她发现了异常!这些看似自然的岩石纹理走向,其笔触的转折、线条的堆叠方式……竟与她记忆库中存储的“处理池”排污口附近采集的砖石样本的微观结构扫描图,高度吻合!那不是普通的岩石纹理,那是母亲在描绘特定的、人造建筑材料的表面特征!
“排污口……是b4-7的排污口!” 林蔷薇瞬间明悟!母亲在鹿王脚下的岩石上画的,不是莫高窟的石头,而是指向了b4-7设施排污口的特定砖石结构!那些结晶体就生长在、或者说依附在那些砖石上!
她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调取存储在数据盘中的、实地勘察时记录的关键数据——那份关于“处理池”排污口附近采集的砖石样本成分分析报告。
报告在屏幕上快速滚动,复杂的化学式和元素图谱闪过。林蔷薇的目光如同鹰隼,迅速锁定在结论部分:
样本主要成分:
高纯度硅酸盐基质(人造合成)
微量胎金骸骨灰残留物(来源:实验废弃物焚烧灰烬)
异常成分:检测到微量(<0.7%)的复合硅酸钙盐晶体,其晶格结构与已知数据库不匹配……
比对结论:该异常晶体结构与敦煌莫高窟岩层中特有的‘敦煌方解石’(一种富含稀土元素的特殊方解石变体)高度相似(相似度98.3%)。推测为建筑原料中混入了该地区矿物。
敦煌方解石!生解巴豆生长的莫高窟岩层特有的矿物!
母亲设计稿中所有的线索,在此刻轰然汇聚,指向一个清晰得令人战栗的答案:
1. 地点指向: 鹿王脚下的岩石纹路 → b4-7排污口的特定砖石。
2. 环境关联: 排污口砖石含有“敦煌方解石” → 与“生解巴豆”的生长环境(莫高窟岩层)高度吻合。
3. 现象标注: 岩石上绘制着与“胎金骸”污染同源的结晶体 → 结晶化正在发生。
4. 传说\/生物特性:“生解巴豆”传说能解蛇毒 → 暗示其可能具有对抗“胎金骸”毒素(表现为结晶化)的生物活性。
5. γ-19遗言: “排污口有解药” → 直接证言!
母亲留下的,不是模糊的提示,而是一份精密的科学指引!
她是在明确地告诉女儿:对抗“胎金骸”结晶化的天然拮抗物(解药),其源头——那种可能蕴含关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解巴豆”或类似变种——极有可能就生长在,或者其有效成分就富集在,与敦煌地质环境(方解石)相似的 b4-7排污口区域!那里恶劣、废弃、无人关注,却恰恰是生命最顽强、也是母亲预见的唯一生机所在!
顾夜寒手腕上那淡银色的结晶纹路,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不祥的光泽,如同倒计时的秒针。前往b4-7,不仅仅是为了破坏“圣殿”的阴谋,更是为了在彻底结晶化之前,找到那份母亲跨越生死、藏匿在敌人排泄之地的——救赎之药!
林蔷薇紧紧攥住了那张《鹿王本生图》的设计稿,目光如同磐石般坚定。敦煌的神鹿,正指引着他们,在绝境中寻找生的裂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