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道上,到处都是走村串户借书的知青。有人为了借一本高中语文课本,走了五十多里地;有人借到书后,连夜点灯熬油抄书,油灯熬干了就用煤油灯,眼睛熬红了也不歇着。
“有老课本吗?”成了知青们见面最热络的问候语,比“吃了吗”还管用。那些尘封了十余年的老课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夜之间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有的在床底下,有的在粮囤里,还有的被藏在墙缝里,都是当年主人冒着风险保存下来的。
王婷和胡伟也没闲着,托人找了几本初中课本,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就借着煤油灯的光钻研。可他俩都是中学时代的尖子生,很快就发现不对劲——这些初中课本太基础了,就算全背下来,也未必能应付高考。
王婷翻着数学课本,看着里面的一元一次方程,急得直叹气:“这要是考高中的解析几何,咱们连公式都不知道,可怎么办啊?”
胡伟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不行!我得给家里打电话!让我爸妈帮我找资料!” 他冲出大队部,一路狂奔往镇上跑,鞋底都快磨破了。镇上的邮局里,长途电话要排队,胡伟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他,抓起话筒就拨了上海家里的号码。
线路“滋滋啦啦”响了半天,终于接通了,电话那头先传来母亲刘玉霞一声穿透力极强的“哎呀!”,声音大得胡伟下意识地把听筒从耳边挪开,耳朵都嗡嗡响。
“妈?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胡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还以为家里出了变故。
刘玉霞的声音透着激动,还有点埋怨:“儿子啊!可算打通了!我跟你爸这几天天天去邮局问,就怕你收不到快件信!急得我们都快睡不着觉了!”
“快件?!”胡伟的心猛地一跳,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手里的话筒都快握不住了,“妈!是不是高考复习资料?你给我寄复习资料来了?”
“哎呀,不是资料!”刘玉霞连忙解释,语气里满是兴奋,“是天大的好消息啊!高考恢复了!我跟你爸从广播里听到的,兴奋得好几天都没睡着!信里就是叮嘱你,赶紧想办法请假回上海,家里给你找老师补课,好好准备高考!”
“妈!这都什么时候了!”胡伟急得恨不得从电话线钻过去,声音都变调了,“离高考只剩四十天出头了!回上海路上来回就得耗掉四五天!哪还有时间补课啊?你和爸什么都别干了,赶紧帮我找复习资料!我手上就几本初中课本,这样去考,铁定交白卷!快想办法弄资料啊!”
“复习资料?……那,那得找什么样的资料啊?”刘玉霞显然没料到儿子这么急,一下子懵了,声音都有点慌。
“你看!你看你这都搞不清状况还瞎指挥!”胡伟急得直跺脚,邮局的工作人员都朝他看过来,他压低声音,可语气里的急还是藏不住,“妈!你快急死我了!就是高中的复习资料,数学、物理、化学的,只要是跟高考沾边的都行!”
“儿子别急!别急!妈这就去打听!我现在就去邻居家问,他们家孩子也准备高考!” 刘玉霞慌忙安抚,声音里满是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