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大帝正值壮年,雄心勃勃,志在成就万古一帝,从未认真考虑过继任者之事。
诸位皇子中,有的才疏志大,有的野心外露,有的懦弱无能....甚至如望舒公主这般,都算得上鹤立鸡群。
正因如此,老太祝当即表示,明日就给沈云一个明确答复。
“老夫还有要事在身,便不打扰诸位雅兴了。”
他起身告辞,准备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将此事尽快敲定。
天策侯也紧随其后,心中暗叹:“有沈先生鼎力支持,新帝之位已无悬念。”
如今各路王侯对沈云敬畏有加,门外礼品堆积如山,极尽讨好。
白鹿书院自不必多言,“沈先生”三字在他们心中,早已是有口皆碑。
至于武侯府,更加不可能反对——不说沈云对武天胤有救命之恩,单是武曦宁的身份,就足以让他们全力拥护。
天策侯正思索间,前方身影忽然停步,他不由抬眸望去。
老太祝静立廊下,望着院中神色恬静、气质如水的武曦宁,含笑道:“方才接到山长传讯,对她赞不绝口。或许这次大乾....真是因祸得福。”
天策侯郑重点头,正色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沈先生的眼界,自然不会看错。”
“是啊。”
老太祝轻叹一声,低语道:“老夫此前看错一次,险些酿成大祸。论识人之明,我远不如他。”
春色满园,清风和煦,一众年轻俊杰言笑晏晏,畅谈未来。
望着这般景象,老太祝露出欣慰的笑容,负手缓步离开了沉星阁。
这位心怀天下的老人,终于放下了所有担忧。
......
...
翌日清晨,东方初白。
一道法旨自皇宫冲天而起,于万丈高空显化出恢弘雄文,清越道音顷刻传遍十九州:
“奉天承运,今立大乾新帝武曦宁,继往圣之绝学,为仙朝开太平,尊号——乾宁大帝。”
“即日起,开放秘境、广传功法,凡大乾子民,免赋税一年,享气运庇佑。”
“钦此!”
法旨宣读完毕,天地为之一静,随后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
“新皇登基,大乾必将走出困局、重获新生!”
“乾宁大帝文才极高,此前就得书院大儒一致盛赞,想来定会是一代明君。”
“不仅如此,听说新帝深受满朝文武拥戴,可谓众望所归。今后朝堂必将政通人和、气象一新。”
对于武曦宁继位,世人欣然认同。
大乾百废待兴,正需一位仁君匡扶天下。此等惠泽万民的法令一经颁布,立时获得大力支持。
.....
就在这普天同庆之时,变故悄然而至。
无涯海波澜不兴,自妖族退兵后,已恢复以往宁静。
不过今日,却显得格外不同——
几名不速之客如鬼魅般降临,未惊起半分涟漪,无声潜入中州边境。
为首之人身披雍容宫装,眸深似海,绝美玉颜尽显高深莫测。
正是大乾国师——独孤伽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