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书院,坐落在蠡山不老峰。
屏山环合清气深,贯道溪声漱玉音。
整座书院掩映于古松翠柏间,流水声与读书声吟咏相和。
沈云漫步徐行,沿途遇见许多年轻学子。有人手持书卷,低头默诵经典;有人且行且吟,赋诗抒怀。
“如此鼎盛文风,不愧是天下文宗。”
他感慨一声,仅从这学子气象,便知白鹿书院绝非浪得虚名。
就在这时,一位学子注意到沈云,上前作揖道:“这位兄台瞧着面生,莫非是新入书院的学子?”
他察觉到对方气度不凡,略带矜持地开口:“在下蒲长松,方才失礼了。
沈云脚步微顿,从容应道:“在下沈云,确是初次前来书院。”
蒲长松闻言松了口气,随即热情相邀:“原来如此,沈兄若不嫌弃,不如由在下为你引路?”
沈云端详对方片刻,却见他一袭青衫磊落,笑意腼腆干净,只是偶尔会透露几分不自信。
“好,有劳了。”
沈云轻声笑道,心情不知不觉明朗了几分。
与人斗,与妖斗,与天争命...虽也乐在其中,却总有心生倦意之时。
而与蒲长松交谈,他就不用多想,直抒胸臆,别有一番乐趣。
......
“...你写的小说,极有巧思、故事丰满,可就是这人物,却有些单薄。”
沈云徐徐翻动书卷,一边浏览一边说道。
书名为《夜雨秋灯录》,是一部描绘人鬼情仇、恩怨纠缠的志怪小说,正是出自眼前这位腼腆书生之手。
“沈兄一语中的,在下为此烦恼许久,”蒲长松双眼一亮,欣喜道,“一直不知如何改进,还请沈兄不吝指点。”
沈云合上书页,语气平和:“多思多观,有时候需跳出己身,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他将书递回,淡淡一笑:“你还年轻,等阅历渐长,定能写出传世之作。”
说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没想到竟会说出这般老气横秋的话。
蒲长松怔在原地,听出他语中的诚恳,不禁动容:“多谢沈兄...你还是第一个认真读完在下的文章,并予好评的人。”
话音刚落,身后蓦地传来一道清亮女声:
“好你个小松子,本姑娘可是把你的书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合着我就不是读者了是吧?”
一位明眸皓齿的少女款步而来,'恶狠狠'的瞪着蒲长松。她语带嗔意,声音却依旧清越动听。
后者顿时一个激灵,慌忙解释:“慕容姑娘误会了,在下绝无此意!只是第一个给出细致评点的,确是沈兄....”
“哼。”
少女轻哼一声,转而望向沈云,小声嘀咕:“还以为这怪书只有我啃得下去,没想到你品味也挺特别。”
说完,她扬起脸来提高声调:“我名慕容芷,既是小松子的朋友,往后若遇上什么麻烦,不妨报上本姑娘的名字!”
沈云眉梢微动,端详着她略显眼熟的容貌,不疾不徐道:“可是天策侯府的那个‘慕容’?”
此言一出,蒲长松面色微变,难掩惊异地望向慕容芷,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握紧。
“咦?你认得我?”
慕容芷微微一怔,随即凑近蒲长松耳边,压低声音好奇道:“你这位朋友什么来头?”
“他说...他叫沈云。”
蒲长松仍有些恍惚,闻言下意识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