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比赛也渐渐的走向白热化。
直到首节比赛结束时,雷网两队,也没能分出比分的差距来,他们相当势均力敌的打成了36平。
随后比赛进入到次节。
而今晚比赛的首个转机,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的。
当打满首节,单节砍下了16分2板2助的陈熙下场休息后,雷霆队,就开始渐渐得展露出了疲态。
他们逐渐有些,跟不上篮网队的节奏了。
在第二节的初段,多诺万选择换上的阵容,是由亚历山大和戴维斯带队,搭配着贝恩、雷迪什以及加福德所组成的搭配。
这套阵容,也正是雷霆队出现问题的主因。
防守能力有余,但进攻效率,却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反观篮网这边,则是由凯文·杜兰特,带着阿尔德里奇、沙梅特、布鲁斯·布朗以及瓜哥安东尼,来续上火力。
很明显,但从阵容上就能看出,两边的进攻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
篮网这边的空间,显然要出色得多。
而雷霆这边,加福德与雷迪什的存在,则明显是在拖sga和Ad的后腿。
所以很快,这种差距,也从比分上,非常明朗的展现了出来。
第二节比赛,开打4分钟的时间,篮网队打了雷霆一波13比6,将比分改写为49比42。
他们用四分钟的时间,逐渐取得了7分的领先优势。
这无疑是值得赞扬的,毕竟,在这种焦灼的比赛中,这种优势,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要知道,就这,都还是篮网抓住了多诺万,反应迟钝的机会,才创造出来的。
不过多诺万毕竟也不是什么傻逼,他不可能一直迟钝下去。
很快,雷霆这边就再次叫出了一个暂停,然后开始换人。
多诺万果断的用陈熙和格林,换下了雷迪什以及加福德。
于是,牢陈再次提前登场,在第二节比赛的第五分钟,重新站回到了球场上。
————
比赛继续开始。
雷霆队球权。
亚历山大在边线旁发球。
陈熙上提接球,随后转身来到前场的弧顶。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专注度,还是心态的问题,篮网队在这个防守回合里的站位,居然出现了失误。
此时此刻,站到了陈熙面前的人,居然是卡梅隆·安东尼。
这对于篮网来说毫无疑问是个极其糟糕的对位。
但是现在再想换防,显然是来不及了~~
陈熙的反应非常迅速,立即就抓住了机会,开始发起单人进攻。
快速地胯下换手后,接上一个向左侧移动的犹豫步,然后再接上一次大幅度的cross over将球拉回。
这套动作的目的,倒也不是为了过掉瓜哥。
真想要过现在的安东尼,陈熙其实只需要一个变向加速,就能搞定了。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调动篮网队后续第二线的协防人,布鲁斯·布朗的防守脚步,误导他的判断。
因此,当布朗在看到了陈熙的回拉动作后,第一时间选择了回位堵截贝恩的空切时,那么他自然也就无力再次对陈熙造成威胁了。
陈熙在将球重新拉回到左手后,利用悬浮球,稍微调整了下控球的节奏,然后立刻推球变向,同时交叉步启动,一步直接将安东尼给过了个干净。
接着,来到了中距离的陈熙,轻松无比的出手了一记急停跳投,将球稳稳打进,让分差再次回到5分。
球权转换,压力来到杜兰特这边。
篮网队的替补后卫,沙梅特带球缓步运过中线,来到前场后,非常主动的交出了球权。
只见他在将篮球甩给杜兰特之后,转头就非常果断的跑去了底角,开始抽烟~~
另一边,左侧四十五度角位置,杜兰特持球,对上了老对手,杰夫·格林。
还是一样的操作,经典的双变向后,持球突破进入内线。
不过,令Kd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球,格林居然跟了上来,然后卡住了他的突破路径。
显然,就算不是圣斗士,同一招吃的够多,也是会防出经验来的。
姐夫在这一球的防守里,就是凭借着自己对于杜兰特进攻思路的熟悉,进行了一个赌博式的预判,预判他,会选择突破,而不是干拔。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只可惜,要是仅凭这种防守,就能摁住杜兰特的话,那他也就不会被人们称之为“无解大杀器”了。
在运球来到了左侧肘区后,杜兰特被格林堵住了去路,随即,他便顺势转身,用一个缓慢的节奏,将进攻姿态,从面框转为背身,然后运球顶了一下姐夫,再立马合球,又一次带球转身,接着后仰跳投出手。
转身的速度不算快,主打的一个稳。
稳稳的合球,稳稳的支臂,稳稳的出手。
而作为防守人的杰夫·格林,即使在第一时间便反应了过来,即使拼尽全力的跃起,尝试封盖,却也于事无补。
他的指尖,甚至还没kd的出手点高。
于是,篮球毫无干扰的飞掠向球框,并稳稳命中。
又是一个空刷的中距离进球。
凯文·杜兰特,与陈熙,这对中距离大师的对飚大战,或许将要再次打响了。
————
此时,格林的侧面,陈熙停下了脚步,嘴角略带一丝弧度,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得看了眼杜兰特,然后转身向着前场小跑而去。
他可能是全场第一个,意识到杜兰特在被逼停后,会选择什么样的出手方式的人。
只可惜,他当时所处的位置,距离kd还是太远了,完全来不及协防到位,进行封盖或者干扰......
好在,问题不大,两分而已~~
回过头,雷霆继续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