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核心,巴特勒显得有些过于的全面,又过于的不全面了。
巴特勒有合理的得分基本盘,有出色的组织能力,有顶尖的意志力,有理性的赛场判断。
但他也跟图图一样,没有一项,绝对的、能够一锤定音的一技之长。
这仿佛是团队向的、功能型全能锋线的通病......
以陈某人微薄的见识来看,这种类型的球员,想要赢得总冠军,最好的方式,还真就是去抄老张的作业~~
在常规阶段,靠着自己的全能属性,托起球队,顺带刷一刷数据......
然后撵着一些弱队直接杀到关键比赛的关键时刻,再把胜负手,交托于凯里·欧文或者园区超神版浓眉,这种顶尖的终结手手里。
事实上,巴特勒其实已经做过这种事情了,在17年。
17年的雷霆,就是这样的配置,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雷霆都是靠着威少和巴特勒强大的托底能力在带动着球队前行,而陈熙在这种常规时间里,更多的还是扮演着一个空间牵制点的角色,偶尔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跑出来玩俩回合的错位点名。
而当比赛进入到关键的时刻,威少和巴特勒就会主动的放权,去给陈熙做球,再由牢陈依靠着他强大且稳定的关键球能力,来给比赛一锤定音。
类似的例子当然也有不少,比如07年的那支凯尔特人。
全能如加内特,在比赛的最后时刻,也一样会把球交到皮尔斯乃至雷阿伦的手中。
而在十数年后,由塔图姆带队的那支25绿军,每每到了关键的节点,站出来的也总是德里克·怀特、朱·霍乐迪或者杰伦·布朗~~
这种类型球员的好处是,有他们在,球队的基本盘就在,而因此,球队崩盘的情况也就出现的会相对少一些。
但是坏处就是,有点吃队友,很多时候球队的上限,需要依托于那个得分点的手够不够硬。
......
所以,对于巴特勒作为球队老大的带队之旅,陈熙其实并不太看好。
除非鹈鹕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里,能够继续维持住核心阵容的同时,填补上球队的两个最大问题。
一个是板凳轮换的深度,一个是关键节点的攻坚手。
某种角度来看,利拉德也许会更合适这支鹈鹕也说不定。
当然了,这是不考虑现实仅考虑适配的情况下。
毕竟,且不说薪资的问题,表哥要是来了鹈鹕,那Jb还能安安稳稳的继续当球队老大嘛?利拉德可不是霍乐迪、小萨这种低调的性子。
就算表哥无疑争夺球队的领导权,媒体们也会帮他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届时,两人说不得又是一番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