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363章 暗线与墨荷

第363章 暗线与墨荷(2 / 2)

方文谦将情况紧急汇报给秦宇轩。

“省长,‘炎黄精材’内部军心不稳,如果这时候龙腾再加大筹码,我担心……”

秦宇轩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沉默片刻,道:“把我们和‘锐进资本’联合设计的那个‘投贷联动’支持方案,核心条款,可以先非正式地和他们核心团队透个底。另外,告诉那位首席科学家,省科技厅的‘首台套’装备补贴政策,会优先考虑他们的中试线。政府支持的决心,不仅仅是基金投入,还有一系列配套政策。”

他要给“炎黄精材”团队吃下定心丸,不仅要展示资金层面的支持,更要展现政府层面的长期承诺和系统性的产业扶持。这比龙腾单纯的资本诱惑,更具战略价值和稳定性。

方文谦领命而去。

当晚,秦宇轩回到家中,书房里依旧亮着灯。他再次站在那幅墨荷图前,这一次,他看得格外久。荷茎挺拔,荷叶舒展,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荷叶边缘那一圈似有若无的枯黄焦边,那是风雨留下的痕迹,却并未损伤其整体的生机与风骨,反而增添了几分坚韧的味道。

他想起苏晓棠最近发来的写生,不再是漓县的山水,而是一些残荷的局部,用焦墨渴笔,着力表现那种历经寒霜而不凋的生命力。

他忽然有所领悟。真正的定力,并非固步自封的坚硬,而是如同这墨荷,既能中通外直,保持内核的纯净与坚定,又能顺应风雨,在侵蚀与磨砺中,将伤痕转化为独特的纹理,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他面临的这场博弈,同样如此。他不能仅仅被动防守,构建程序的堡垒;他更需要主动出击,用更扎实的工作、更透明的过程、更系统的方案,去赢得信任,去化解疑虑,去巩固阵地。

他拿起手机,给苏晓棠发去一条信息:“荷之风骨,在于历霜而弥坚。”

很快,苏晓棠回复了一张新的画作照片。画面不再是完整的荷,而是一支折断后落在水面的荷茎,断口处墨色浓重,仿佛带着痛楚,但它漂浮在水上,依旧保持着笔直的姿态,指向远方。旁边题了两个字:“未屈”。

秦宇轩看着那两个字,目光渐渐坚定。

核查与评估的结果尚未可知,“炎黄精材”的争夺仍在继续,孙老的疑虑也并未完全消散。但秦宇轩知道,他必须像那支未屈的荷茎,无论风雨多大,压力多沉,都要保持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暗线交织,墨荷无声,博弈进入了最考验内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