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棠得知此事后,脸色苍白,却异常坚强地握住了丈夫的手:“宇轩,我们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晓明那边,我已经让他把所有相关资料都准备好了,随时配合调查。”
就在秦宇轩处于风暴中心,承受着巨大压力之时,一些意想不到的力量开始悄然发挥作用。
曾经在督查组面前为示范区仗义执言的李教授,联合了几位在科技界和经济学界颇有声望的学者,主动向媒体和有关部门发表联名信,强调秦宇轩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上的远见卓识和清正廉洁,认为这是针对改革者的恶意中伤,呼吁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环境。
示范区内的几家龙头企业负责人,也自发通过各种渠道,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情况,表达对秦省长的高度信任和对示范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更让秦宇轩动容的是,他曾经工作过的一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带着几十名按有当地百姓红手印的联名信,直接来到了省委。信中详细陈述了苏晓明公司承建的电商平台如何切实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增加了农民收入,称这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绝不容许任何人往上面泼脏水。
这些来自基层、来自学界、来自市场主体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举报信带来的寒意。
省纪委的调查组以极高的效率开展工作,他们调取了扶贫电商平台项目从招标到建设的所有原始档案,约谈了涉及的所有官员和企业负责人。调查结果初步显示,项目招标程序合法合规,苏晓明公司中标是基于其综合评分最高,未发现秦宇轩有任何干预行为。
真相,正在一步步浮出水面。
这天晚上,秦宇轩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接到了儿子秦子健从学校打来的电话。
“爸,我们时事小组今天讨论了你的事。”少年的声音带着这个年龄少有的沉稳,“我们都相信你。老师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正是因为你是秀木,才会招来风雨。你可一定要顶住!”
听着儿子的话,秦宇轩眼眶微微发热。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无边的夜色和璀璨的灯火。这场无声处的惊雷,虽然险恶,却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人心的向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道路。
他知道,调查尚未完全结束,对手也绝不会就此罢休。但此刻,他内心充满了力量。这力量,源于清白,源于信任,更源于那份从未动摇过的、为这片土地和人民奋斗的初心。
惊雷过后,或许会有短暂的宁静,但他知道,这宁静之下,是更深层次的较量在酝酿。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