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轩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对手这次没有选择正面冲突,也没有使用低级的造谣手段,而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人性猜疑,在更隐秘的层面瓦解他的努力。这比之前的任何一次发难都更具技术含量,也更难防范。
“看来,有人是希望我们在考察团到来之时,唱一出‘独角戏’啊。”秦宇轩冷笑一声,“没有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站台,我们的蓝图描绘得再美好,也难免显得空洞,缺乏说服力。”
“那我们是否要主动联系那些央企,进行澄清和安抚?”方文谦建议道。
“效果有限。空口白牙的解释,难以完全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秦宇轩沉吟道,“我们需要更有力的证明。”
他思考了一会,果断下达指令:“第一,让发改委和示范区管委会,尽快准备一份《关于榆木示范区投资环境与政策保障的说明》,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正式函告所有潜在合作方,用最官方的渠道、最权威的表述,重申省委省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具体政策支持,彻底粉碎那些不实传言。”
“第二,”秦宇轩目光坚定,“把我们掌握的那份‘白名单’利用起来。文谦,你亲自联系那几家我们之前看好的、有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以我个人的名义,邀请他们负责人在考察团到来期间,同步到榆木进行‘非正式’的考察和洽谈。我们可以向他们开放部分非涉密数据,展示我们的诚意和开放姿态。哪怕最终合作不成,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我明白了!”方文谦眼睛一亮,“用真正有远见、看重技术和长期发展的伙伴,来对冲那些被流言影响的投资者的观望情绪。”
“没错。”秦宇轩点点头,“此外,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可以适当加入与已落地企业、本地科研团队座谈的环节,用实实在在的进展和多方参与的氛围,来证明榆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方文谦领命而去。秦宇轩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省城璀璨的夜景,心中波澜起伏。对手的招数层出不穷,每一次都试图打在他们的七寸上。这次利用中央考察团制造压力,散播投资疑虑,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他并没有慌乱。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冷静和定力。他相信,只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稳,真正站在推动发展和造福百姓的立场上,就能汇聚起足够的力量,冲破一切暗流险滩。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省委书记的专线。有些情况,他需要向一把手进行汇报,争取更高层面的统一口径和支持。这场围绕中央考察团的暗战,已经不仅仅是榆木示范区的事情,更关乎陕东省的整体形象和战略布局。
电话接通,秦宇轩深吸一口气,用沉稳的语气说道:“书记,您好,有关于榆木示范区和中央考察团的一些最新情况,我想向您汇报一下……”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但省府大楼里,许多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山雨欲来,风暴将至,博弈的各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做着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