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143章 基层行:转场的嘱托与新程

第143章 基层行:转场的嘱托与新程(2 / 2)

第一站是利民油坊。院子里堆着油菜籽,老板赵老根正蹲在门口修榨油机。见他们进来,警惕地问:“你们干啥的?”

“省里来调研的,想了解农产品深加工补贴。”秦宇轩递过烟。

赵老根接过烟叹气:“补贴?没见过!去年去乡企办问,说我油坊小,不符合条件。可西边福满粮油厂规模跟我差不多,却拿到了补贴,听说老板跟县领导是亲戚。”

“提交申请了吗?”孙工问。

“交了,石沉大海。”赵老根拍着榨油机,“这机器用了十年,想换没钱,有补贴早换了。”

离开利民油坊,三人去了第二家——兴旺粮厂。老板周志强正对着账本发愁,见他们进来,直截了当:“补贴的事别问了,都是给有关系的大厂准备的。”

“你们符合条件吗?”秦宇轩问。

“怎么不符合?”周志强翻出资质证明,“规模、产能都够,申请材料交了三次,每次都被以‘材料不全’打回来,可到底缺啥,没人说清楚。”

他指着墙角的旧设备:“想升级碾米机,差两万块,补贴能解决大问题,可就是拿不到。”

第三站是丰裕面厂。老板刘春燕是个女同志,说起补贴眼圈发红:“去年听说有补贴,连夜准备材料,跑了三趟县企办,人家说‘小面厂没必要补’。可县东头的顺达面厂,规模还没我大,老板是乡企办主任的同学,补贴很快就批了。”

“就没地方说理吗?”赵科问。

“说了有啥用?”刘春燕摇头,“人家官官相护,我们小老百姓能咋办?”

傍晚回到宿舍,三人围坐整理情况。秦宇轩在白板上写下岚水县初步问题:

1. 补贴审批标准模糊,“规模不够”成拒批借口;

2. 符合条件的小厂申请无回音,疑似被故意刁难;

3. 关系户企业优先拿补贴,存在明显不公;

4. 投诉无门,企业诉求难上达。

“比红星乡的问题更复杂。”秦宇轩语气凝重,“红星乡是宣传不到位,这里是直接以‘标准’为幌子,搞关系优先,性质更严重。”

“明天先去县企办查补贴台账,看审批标准到底是什么,关系户企业的申请材料有没有问题。”赵科说。

孙工补充:“再去那几家拿补贴的大厂实地核查,看看他们的实际规模、产能,是不是真符合条件。”

秦宇轩拿出信纸和钢笔,借着台灯写第一封关于岚水县的信。他把当天走访的三家小厂情况一一写明,附上村民和企业主的原话,重点指出“审批标准模糊、关系户优先”的问题,说明天会深入核查台账和企业,后续再详细汇报。

写完信,他把信纸折好放进信封,又拿起岚水县的企业名单,在几家拿到补贴的大厂名字旁画了圈。“这些厂是重点核查对象,明天得一家家去看,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窗外的夜色渐浓,岚水县的街道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狗叫。秦宇轩望着窗外,心里清楚,新的硬仗开始了。岚水县的问题藏得更深,但只要坚持查实情、找证据,总能把症结挖出来。

“早点休息,明天要跑不少地方。”秦宇轩对两人说。

孙工和赵科点点头,收拾好资料各自躺下。宿舍里很安静,只有台灯的光映着桌上的调研材料。秦宇轩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赵老根修机器的身影、刘春燕发红的眼圈。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岚水县的补贴问题查清楚,让政策真正落到需要的企业身上,不辜负基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