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主任放心,我会努力学习,尽快胜任工作。”罗竟尧站起身,语气客气却不卑不亢。
田主任“嗯”了一声,目光在罗竟尧桌上的文件上扫过,随即转向秦宇轩:“听说罗同志以前一直在乡镇,没接触过省级机关的工作?要是有不懂的,也可以来省计划委员会问问,我们那边年轻人多,经验丰富。”这话看似好心,实则暗指罗竟尧“跟不上趟”。
秦宇轩淡淡开口:“多谢田主任关心,罗竟尧学习能力很强,这两天已经把基本流程摸透了。林书记常说,基层出来的同志接地气,知道政策落地的难点,做秘书更能帮着把好关。”
田主任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没再多说,放下文件便走了。看着他的背影,罗竟尧的眉头微微蹙起:“秦秘书,田主任好像对我有意见?”
“不用管他。”秦宇轩把田主任送来的文件放在桌上,“做好自己的事就行。这份经济发展规划调整方案,你先看看,把里面涉及基层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部分标出来,林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政策能不能真正惠及基层,带动地方发展。”
罗竟尧立刻坐下翻看文件,没过多久就把标注好的方案递了过来,旁边还附着一张便签,列出了基层落实政策可能存在的阻碍和建议。秦宇轩看着便签,心里越发肯定——林书记没选错人,罗竟尧不仅踏实,还带着基层锻炼出的敏锐洞察力。
傍晚下班前,林致远把秦宇轩和罗竟尧叫到办公室:“明天赵省长要来视察,需要准备一份汇报材料,重点讲基层政策落实情况和经济发展成果。”他看向罗竟尧,“这份材料由你牵头写,秦宇轩负责把关,明天早上八点前给我。”
这是罗竟尧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他立刻点头:“保证完成。”
离开办公室后,秦宇轩看着罗竟尧紧绷的侧脸,笑道:“别紧张,就按你在乡镇的实际观察来写,不用堆砌辞藻,林书记就喜欢实在的内容。”
“我明白。”罗竟尧深吸一口气,“今晚我加个班,一定把材料写好。”
当晚,党政办的灯亮到了深夜。秦宇轩十点多回去时,还看见罗竟尧在电脑前认真修改材料,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水。他没进去打扰,只是悄悄给张磊发了条消息,让食堂留份夜宵。
第二天一早,罗竟尧准时把材料送到林致远办公室。林致远翻看了几页,目光里露出赞许:“写得不错,抓住了重点,还点出了政策落地的三个堵点和基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很有见地。”他看向秦宇轩,“看来你的‘带教’工作做得很到位。”
秦宇轩刚要开口,田主任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刻意的急切:“林书记,听说您让罗竟尧写汇报材料?他刚来没几天,对省里的情况不熟悉,万一出了错可不好。我让陈默写了一份,要不您看看?”
林致远脸色沉了下来,直接说道:“不用了,罗竟尧的材料很扎实。田主任,做好你省计划委员会的工作就行,我的秘书人选,我信得过。”说完便挂了电话。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罗竟尧捏着笔的手紧了紧,心里既感激又沉重——他知道,自己的秘书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围绕着他的暗流,远未平息。但看着林致远信任的目光,还有秦宇轩鼓励的眼神,他心里的底气又足了几分。只要守住初心,踏实做事,就一定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