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那些潜藏在各处、尚未被发现的细小法则创伤,也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引,其存在变得更加“显眼”,更容易被后续的修复力量定位。
这个小小的混沌节点,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开始在整个两界的法则织锦中,荡开细微却持续的涟漪,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整个世界的“健康度”与“活性”。
而林守心自身,作为节点的创造者与核心,也感受到了清晰的反哺。那节点在虚无中维持存在,本身就在不断与湮灭之力进行着微量的对抗与转化,这个过程产生的、一种更加精纯、更加贴近宇宙本源的“秩序反馈”,正源源不断地通过无形的连接,汇入他胸膛的混沌漩涡,滋养着他的本源,让他对“存在”与“虚无”边界的理解,每时每刻都在加深。
然而,这枚投入两界“池塘”的石子,所激起的涟漪,却并未仅仅局限于玄梵两界。
在那枚混沌节点稳定下来的刹那——
葬古雪原深处,“收藏家”那古老冰冷的意志,第一次出现了类似“震动”的剧烈波动!它清晰地感知到了那个在归零之地内部稳定存在的“异物”!那不再是之前那种引起它“兴趣”的珍品,而是一种…… 从根本上挑战了其“收藏”逻辑 的存在!一个能在“无”中定义“有”,并能稳定存在的“现象”,其价值与威胁,已然超出了它过往的所有认知范畴。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复杂的意念开始酝酿,不再仅仅是探究,更带上了一丝…… 衡量与评估,仿佛在思考是否要将这“现象”本身,纳入其最核心的“收藏序列”。
与此同时,那些弥漫在无数世界间隙中的、“织网者”的信息网络,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浩瀚的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涌,疯狂记录着这开创性的一幕。它不再仅仅记录事件本身,更开始调动其跨越无数纪元的庞大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试图理解这种“于归零地建立稳定节点”的行为,在漫长的宇宙历史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段段被尘封的、关于“世界之种”、“起源奇点”、“法则基点”的古老传说与模糊记载,被从信息海洋深处打捞出来,与眼前的现象进行对照。
而更重要的是,这枚混沌节点散发出的、独特的法则波动,如同在黑暗的森林中点亮了一盏特殊的灯火,其光芒虽然微弱,却以一种超越常规维度的方式,向着更加浩瀚、更加遥远的未知宇宙深处…… 扩散开去。
在连“织网者”的信息网络都难以完全覆盖的、某片枯寂而古老的星域废墟中,一块仿佛凝固了亿万年的巨大星辰残骸,其核心深处,一点微弱的、如同灰烬般的光点,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在某个完全由混乱能量和精神体构成的、没有物质形态的奇异维度,一道无形的意念波纹扫过,引起了其中几个古老意识的短暂交流。
甚至,在某个生机勃勃、却与玄梵两界法则结构迥异的新生世界中,一座由纯粹水晶构筑的尖塔顶端,一枚用于监测世界底层参数的水晶球,其内部浮现出了一丝转瞬即逝的、无法理解的混沌色数据流……
这些反应,分散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大多充满了迷茫与不解。但它们真实地发生了。林守心在极西之地的这一步,如同在平静(只是看似平静)的宇宙湖面下,投入了一颗种子,其所激起的涟漪,正在悄无声息地,向着连他都未曾想象过的远方蔓延。
“织网者”那浩瀚的意念中,第一次传递出了一丝类似“期待”与“担忧”交织的复杂情绪。它知道,真正的“混沌纪元”,或许,才随着这枚节点的建立,刚刚拉开了它影响万界的…… 序幕。
林守心对此尚无清晰感知,他此刻正专注于巩固这初生的“混沌领域”。他能感觉到,随着领域的存在,这片虚无对其的排斥力似乎在缓慢减弱。或许,当这样的节点足够多,连成网络,才能真正开始“织补”这片巨大的伤疤。
他看向那死寂的虚无,又望向身后那片他守护的新生天地,混沌之瞳中,倒映着过去与未来。
路,还很长。
但第一步,已经坚实踏出。
而宇宙深空中那些被涟漪触及的、古老或新生的目光,也在此刻,不约而同地,或好奇,或警惕,或漠然,或期待地…… 投向了这个名为“玄梵”的世界,投向了那个在归零之地点亮星火的……“神钥之主”。
万界之波澜,已悄然初兴。
---
(第11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