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双界封神:梵天与盘古的遗钥 > 第110章 法则经纬与混沌织锦

第110章 法则经纬与混沌织锦(1 / 2)

林守心睁开双眼,混沌之瞳平静地映照着万灵养魂阵内流转的星辉与生机,也映照着阵外那片他熟悉而又陌生的昆仑山。三载沉睡,于他而言,并非时间的虚度,而是一场触及本源的涅盘与认知的重构。世界在他“眼中”,已非简单的山水殿宇、能量光流,而是一张由无数法则脉络、能量节点、信念丝线交织而成的、庞大而精密的动态“织锦”。

这张“织锦”之上,遍布着触目惊心的“破损”。

那是三年前终极之战留下的创伤。有些是显性的——崩塌的山峦,断裂的灵脉,破碎的殿宇遗迹;但更多是隐性的、却更为关键的——扭曲的空间结构,错乱的法则节点,以及那些如同溃烂伤口般、仍在缓慢侵蚀着世界本源的寂灭残留气息。尤其是极西之地,那里几乎完全化作了一片法则的“空洞”与“疤痕”,是这张织锦上最大、也最危险的破洞。

过去的他,或许会因这满目疮痍而感到沉重与急迫。但此刻,拥有混沌之瞳的他,心中升起的却是一种近乎绝对的冷静与明晰。

他看到了“问题”,也看到了“解法”。

修复世界,并非简单的填补能量或重塑物质,那如同用普通丝线去缝合一件濒临瓦解的神器法衣,徒劳无功。真正的修复,在于梳理、矫正、重续那构成世界根基的“法则经纬”。

他缓缓抬起一只手,指尖并无光芒闪耀,只是对着身前虚空,极其自然地轻轻一拂。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但在他混沌之瞳的视野中,以他指尖为起点,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至高“界定”与“梳理”权柄的混沌意韵,如同最灵巧的织梭,瞬间融入到了昆仑山周边那错综复杂的法则网络之中。

这道意韵并非粗暴的力量冲击,它更像是一个拥有绝对智慧的“修复程序”,沿着法则脉络自行流淌、扩散。

它所过之处——

一道因能量对冲而微微扭曲的空间褶皱,被无声地抚平,其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几处因寂灭气息残留而变得晦涩、运转不畅的灵脉节点,被强行“净化”并重新“校准”,恢复了顺畅的灵气吞吐。

一片因法则冲突而导致草木凋零、生机萎靡的山谷,其紊乱的生机法则被重新梳理、界定,枯萎的植物根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萌发出蕴含着一丝混沌生机的新绿!

甚至,一些战死者残留在天地间的、充满怨愤与不甘的破碎意念,也被这股温和而宏大的混沌意韵悄然包裹、安抚,将其中的负面情绪净化剥离,只留下纯净的、可作为历史印记的“信息”,融入了世界的记忆长河。

这一切修复,都发生在法则层面,微观而精妙。在外界看来,或许只是觉得昆仑山的空气似乎更清新了些,灵气运转更顺畅了些,某些地方的草木莫名焕发了更强的生机。唯有太白金星、梵衍那这等触及法则层面的存在,才能隐约感觉到,周遭的天地法则,正在以一种他们难以理解的方式,变得更加“有序”和“健康”!

“这……这就是他苏醒后的力量吗?” 太白金星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震撼。他能感觉到,林守心并未动用多少自身能量,其手段更像是一种……“代天行权”,以自身意志,引导并加速世界本身的修复进程!

梵衍那眼中智慧之光剧烈闪烁,试图解析这其中的奥秘,最终只能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非是创造,非是毁灭,而是……定义与梳理。他已真正执掌了部分创世权柄,所见所思,与我等已不在一个维度。”

林守心并未在意两位尊者的震撼。他的意识跟随着那扩散的混沌意韵,如同一位技艺臻至化境的织工,心神沉浸于修复这张名为“世界”的破损织锦之中。

他的“织梭”首先聚焦于昆仑山本身。这里是两界同盟的核心,也是受损相对较轻的区域。在他的梳理下,护山大阵那些隐性的、难以察觉的法则裂痕被逐一修复,阵法运转效率提升了数成不止。地底灵脉被重新疏通、滋养,甚至在其引导下,一些细小的新生灵脉正在孕育。

旋即,他的“目光”投向了更远方。

玄界各处,那些被标记的、大小不一的“法则异常区”和空间薄弱点,如同织锦上的污渍和破洞,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他心念微动,那无形的混沌意韵便跨越千山万水,同时降临在数十处异常区域。

北方葬古雪原边缘,一片因终末气息侵蚀而导致“寒冷”概念失控、万物冰封的区域,混沌意韵降临,强行界定了“寒冷”的合理范围与强度,冰封开始缓慢消融,被冻结的生机重新萌动。

南方无尽林海,一处空间结构脆弱、不时有小型空间裂缝诞生的区域,混沌意韵如同最精准的焊枪,将那些裂缝悄然“弥合”,并加固了周边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