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战争的创伤依旧触目惊心。极西之地化为真正的死地,法则脆弱,空间不稳,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各地灵脉受损严重,修行文明整体倒退。人口锐减,许多传承断绝,重建工作繁重而漫长。
但另一方面,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力量,正在蓬勃涌现。
或许是梵盘之钥种子在沉寂中依旧散发着微弱的创世本源影响,或许是林守心最终以“意义”对抗“归零”的行为,在更高层面触动了两界的法则,也或许是众生在经历极致绝望后迸发出的强烈求生欲与创造力……
两界的天地灵气,虽然总量远不如前,却变得更加“活跃”和“亲和”,尤其是对新生代而言。拥有修行资质的婴儿出生率显着提高,甚至出现了一些先天便亲近某种自然元素或法则的“道体”、“灵童”。
枯死的古木旁,总有新生的树苗顽强破土。被战火焚毁的焦黑土地上,开始有耐性极强的灵草扎根。许多在战乱中受损的秘境、洞天,竟开始缓慢地自我修复,甚至孕育出一些前所未见的灵物。
一种基于幸存者联盟的新秩序,也在缓慢构建。玄界与梵界之间的晶壁因为共同抗敌的经历而变得模糊,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资源、知识、人才开始有限度地流通,一个更加包容、更具韧性的“两界同盟”雏形初现。
然而,并非所有阴影都已散去。
极西之地的边缘,那片空间最不稳定的区域,偶尔还会监测到极其微弱、一闪而逝的异常空间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破碎的法则夹缝中窥探。同盟派出的侦查小队几次深入,除了一些残留的、无害化的寂灭能量结晶外,并未发现更多威胁,但那种若有若无的被窥视感,始终萦绕在负责监控此地的修士心头。
同时,在两界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或是幽深的地脉深处,或是被遗忘的古老遗迹之中,几缕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灰色气息,如同拥有生命的幽灵,悄然汲取着稀薄的游离能量。它们似乎与终末之核同源,却又显得更加“古老”和“沉寂”,仿佛是从更久远的纪元残留下来,并未参与之前的终末狂欢。
这些细微的异动,在百废待兴、主要精力都放在重建和守护林守心的大背景下,并未引起同盟高层的最高警惕,只是被作为常规风险记录在案。
这一日,万灵养魂阵内。
混沌晶石莲台之上,林守心依旧静静地沉睡着。三年来,无数汇聚而来的星辉、地脉生机、众生信念,如同温柔的丝线,不断编织、滋养着他那破碎的身躯与灵魂。他胸膛处的种子印记,裂痕似乎愈合了微不可察的一丝,那最深处的“存在之火”,也比三年前明亮、稳定了少许,如同在漫长寒冬后,终于看到了一丝春日将至的微光。
突然,那点微弱的火苗,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
仿佛沉睡了万古的眼睫,即将抬起一丝缝隙。
与此同时,远在玄界东部,青木镇旧址(如今已重建为一座更大的城镇)外,一座为纪念林守心而修建的“守心祠”中,那尊由百姓自发雕刻的、尚且稚嫩的灵童石像,其眉心处,竟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点微弱的、与莲台上林守心胸膛火苗遥相呼应的……混沌色光点。
光点一闪而逝,仿佛幻觉。
但镇守祠庙的一位老修士,却猛地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激动神色。
薪火未灭,纪元已新。
而那承载着过去与未来、混沌与秩序的“钥匙”,在经历了最深沉的寂灭洗礼后,似乎……终于要开始他真正的“苏醒”与“成长”了。
一个属于“混沌纪元”的故事,或许,才刚刚揭开序幕。
---
(第10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