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44章 看懂了没?看懂了?好了,你可以去指挥合成集团军了

第144章 看懂了没?看懂了?好了,你可以去指挥合成集团军了(2 / 2)

办公室里剩下何雨柱清亮的号子声。

棋盘擦干净了,黑白子儿也等着呢。

清亮的号子声在办公室里回荡了约莫一刻钟,伴随着宋老略显笨拙却努力跟上的动作。

一套厨子健身操做完,宋老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却比之前红润了许多,他扶着腰,长长舒了口气,嗓音里带着畅快的笑意:

“好!舒坦!这筋骨活动开了,脑子都跟着活泛了!雨柱啊,你这套操,真是个宝!”

何雨柱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宋老,您活动开了就好。这操就是活动筋骨的土法子,贵在坚持。”

灯光斜斜地照在棋盘上,将纵横十九道映得格外清晰。

两人各自在棋枰旁坐定。

宋老执黑先行,棋子落在星位,发出清脆的声响。

何雨柱应了一手小目。

两人你来我往,棋盘上的黑白世界渐渐铺开。

然而,宋老敏锐地察觉到,何雨柱的心思似乎不完全在棋局上。

他目光时而聚焦在棋盘,时而又有些飘忽,仿佛在脑海中推演着更为复杂的图谱。

宋老提醒了一句,“雨柱,落子无悔啊。这盘棋,怕是不止黑白二色,你脑子里那套找搭档、分步练的法子,还有那张纵横捭阖的矩阵图,是不是也在跟着跳?”

何雨柱闻言,手指一顿,随即化为坦然的兴奋:“宋老慧眼。这段时间,从定向溯源、阶梯加压、上复合刑具、快速验货那四步筛选法,到后来应对复合逆境验证的矩阵图、路径图,还有那活态的核心……零零散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成体系。

刚才看着这棋盘格子,忽然觉得,它们就像一个个待驯化、待组合的菌株单元,这盘棋,倒像是在给它们找搭档、布战阵。”

宋老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他原本要落下的棋子悬在半空,定定地看着何雨柱:“哦?把你的战阵图细说说!”

何雨柱咧嘴一笑:“宋老,咱这法子的精髓就俩字——活态!菌群不是死物,得当活物伺候。”

“第一步定向溯源,好比查户口,西南矿样、滇南温泉——得摸清它们的老底。”

“第二步梯度驯化,就像熬鹰,一步步加压,专治各种不服。”

“第三步最关键——找搭档、布战阵!”他手指在矩阵图上一划,“单打独斗不算本事,得让耐高温的配抗辐射的,怕酸的搭上抗碱的,在沙盘上排兵布阵!”

“最后快速验货,直接把它们扔进高温高湿强腐蚀的鬼地方,降解率就是战报!行不行,战场上见真章!”

随着何雨柱的阐述,宋老悬着的手彻底忘了落子。

他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

这哪里仅仅是解决西南基地难题的临时法子?这分明是一套融汇了生物规律认知、系统思维、军事化调度、甚至……甚至带着点庖厨火候掌控精髓的、完整的微生物作战方略!

办公室一片寂静。

半晌,宋老才缓缓将那颗悬停的棋子收回掌心,声音带着些许兴奋:“好!好一套微生物作战方略!环环相扣,有章有法,化繁为简,直指核心!

这名字,起得贴切!比什么系统方法论、综合研究法强百倍!方略二字,既有运筹帷幄之谋,又有决胜千里之勇,更暗含了你那活态用兵的动态精髓!

何雨柱,你这厨子脑子里,装的是一座金矿啊!”

宋老越说越激动,最后说:“就这么定了!这套东西,就叫微生物系统作战方略!不,是你的方略,就叫何氏微生物系统作战方略!

把你在轧钢厂营养粉、在华北制药活态循环、在西南基地复合逆境验证的所有智慧结晶,都囊括进去!这是能当国之重器来用的东西!”

“定向溯源、梯度驯化、找搭档布战阵、快速验货……这一套下来,环环相扣,自成体系!简直是为微生物量身打造的作战手册!这格局,这系统性,远超我们之前零敲碎打的土办法!”

他拍案而起,在贴满路径图的墙前来回踱步,激动不已:“柱子,你这方略,其精髓是不是和活态循环菌种管理法一脉相承?都是在追求一种动态的活?”

何雨柱放下棋子,沉稳地点点头:“宋老慧眼。核心确实都在活态二字上。之前的活态循环,是让菌种在培养罐里活起来,保持最佳状态。

如今这套方略,是要让整个研究过程活起来,让思路、方法、菌种协同作战,不再是死板的实验步骤堆砌。”

宋云澜立刻追问道:“那你觉得,这方略和我们项目组现在按部就班的实验规程,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旁边一个负责整理菌株数据的小王研究员,下意识脱口而出:“是不是……实验步骤变灵活了?”

宋云澜转过头,嘿嘿一笑:“小王的耳朵,是白长了?!何工方才讲得那么透彻,你只听到皮毛!是系统和动态!

是从根子上把微生物研究,从试错变成了战略部署!”

话刚说完,宋云澜和小王才猛地反应过来,两人面面相觑,随即,宋云澜脸上爆发出巨大的惊喜,看向何雨柱:

“你这套方略,竟然这么快就……就已经能指导实战了?!”

搞一套研究思路没啥,但搞出一套能立刻指导当前国家级绝密攻坚项目、并且被研究员下意识理解运用的系统性方略就太惊人了!

宋云澜和小王现在甚至都无法想象,在这么短的时间,承担着如此巨大的研究压力和保密要求下,何雨柱是如何将实践升华成如此精炼又普适的方法论的!

何况是何雨柱一个人,在几乎不眠不休攻克技术难关的间隙!

两人仔细一想,心中狂喜,何氏微生物系统作战方略+当前筛选出的高效菌株联盟,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瞬间亮堂了——这是打开微生物应用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何雨柱没有废话,直接拿过小王记录本和笔:“纸上谈兵没用,来,宋老,小王,我们拿眼前第三组成功菌株联盟的筛选过程,用方略复盘一遍,看看它怎么活起来的。”

高效、清晰、逻辑严密,尤其是找搭档布战阵的菌株功能矩阵图,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

思路清晰明了,步骤环环相扣,应对灵活多变。尤其是梯度驯化与快速验货的紧密结合,让宋云澜和小王着迷。

其实这方略对研究员的综合判断力要求极高,甚至可以说,快速验货的判断失误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但何雨柱没有简化,也没法简化——这是核心精髓。

但对于此刻的宋云澜和小王来说,根本无暇分辨难点,他们完全沉浸在何雨柱用方略重新梳理的、充满生机的微生物作战地图中。

就好像一个在迷宫里摸索多年的人,突然得到了一张精确标注了路径、陷阱和捷径的立体地图,除了原来如此!短时间根本想不起别的词。

等到何雨柱用方略框架,将项目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障碍(如培养基毒性、渗透压突变)的解决过程一一对应拆解、归位时,小王彻底服气了,宋云澜更是连连拍案叫绝。

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真切感受到了一点何雨柱一直强调的活态和系统作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毕竟听理论如雾里看花,何雨柱之前展现的,还多是解决单一问题的惊艳。

而何氏方略的出现,让他们体会到了在有了一个强大、自洽的思维框架之后,面对复杂微生物难题时,那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巨大可能性。

根深蒂固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科研惯性思维,在何氏微生物系统作战方略的实际推演效果面前,才开始真正地、剧烈地松动起来。

甚至,当何雨柱在菌株功能矩阵图上,随手画出一条代表阶梯加压和功能互补的交叉箭头,精准指向最终成功的菌株组合时,小王忍不住惊叹起来:

“原来筛选菌株还能像排兵布阵一样玩儿!”

何雨柱心想,也就是时间太紧,还没来得及把环境变量联动调控的模块加进去,否则能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战场态势感知。

在何雨柱简单解释了方略中四个步骤如何相互反馈、动态调整之后,宋云澜和小王同时意识到一个事情:

这套方略,绝不仅仅是为眼前这个西南基地任务准备的!

宋云澜用力握住何雨柱的手:

“柱子!我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你说研究微生物要像打仗了!你这套何氏方略,就是指挥微生物作战的兵法!”

小王则激动地捏着记录本:“何工!这东西,我建议立刻整理成册!我们要让所有搞微生物应用的人,都知道何氏方略!这东西的普适性、指导性太强了!”

对于微生物研究方法的推广难度,他们还是清楚的,知道不同领域差异大,但只要把握住活态和系统的精髓,就能让方略在各个细分领域落地生根。

其实何氏方略在微生物应用领域,有点大道至简的味道,它比传统经验更系统,又比纯理论更贴近实际操作,这让它几乎能指导从筛选到应用的全链条。

当然,相比日后依托强大仪器和分析软件的现代微生物组学技术,它在微观机理的深入解析上可能没那么精细。

但是在这个时候,没有比它更能打通科研思维和工程实践的微生物方法论了。

宋云澜听了小王的话,重重点头:

“嗯!小王说得对!等西南任务一结束,我亲自组织力量整理、推广!这何氏方略不涉及具体菌种和工艺秘密,完全可以作为通用方法论推广开!”

说到这里,两人才想起来一个关键问题:“柱子,这套方略的详细阐述、操作要点和案例解析,你心里有谱了吗?”

何雨柱微微一笑,从随身带着的厚厚方案附件里抽出一叠写满潦草字迹的草稿纸,封面标题赫然是:《微生物系统作战方略纲要(初稿)》。他原本取名为微生物系统研究方法论的,考虑到它的核心,从头到尾都是作战思维。是在一线指挥微生物军团的指挥官。所以就换了名字。

宋云澜和小王接过去,一人分几张,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一边看,一边倒吸凉气。这初稿,写得……也太硬核、太浓缩了吧?!

全是干货,核心原则、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一条条几乎没有什么铺陈解释和过渡衔接,完全不顾及读者的理解曲线,一上来就把整套复杂的思维框架和操作逻辑劈头盖脸砸过来。

就有点像教你指挥千军万马打仗,却只丢给你一本《孙子兵法》原文和一张等高线地图:

“喏,这是战略思想,这是战场地形,看懂了没?看懂了?好了,你可以去指挥合成集团军了。”

让人一时难以消化,却又字字珠玑。

他们两人一边翻看,一边低声交流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