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嫂子掌着“账房”和物资分配,泥板上的刻痕越来越复杂,每一笔进出都清晰可查,公平二字,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现在了衣食分配上。
快嘴刘负责对外销售和信息打探,嘴皮子越发利索,心思也愈发活络。
柳绣娘领着几个手巧的女户,专司草编和日后可能出现的纺织品,那些“金窝银筐”也开始有人悄悄问价。
李二姐则负责带领大部分女户进行田间管理、红薯加工和日常劳作。
赵小满,则是这一切的核心与灵魂。她虽依旧时常咳嗽,脸色苍白,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震慑和凝聚力。重大的决定需要她点头,遇到难题需要她拿主意,她那偶尔显露的、近乎妖异的能力,更是女户们心中最后的、也是最强的依仗。
一种粗糙却高效、基于共同利益和生存压力的协作体系,在这群被逼到绝境的女人中运转起来。她们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初步具有经济基础和内部秩序的——“女户联盟”。
**四、隐患与暗流**
平静之下,暗流并未消失。
赵家绝不会甘心。官印能护田产,煞气能惊恶仆,却断不了人心深处的嫉恨与贪婪。里正堂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红薯的储存和深加工技艺能否长期保密?济世堂的独门生意能做多久?是否会引来更大的觊觎?
而赵小满的身体,每次动用那非人的力量后愈发虚弱,左小臂上的纹路时隐时现,仿佛在积蓄着什么,也仿佛在透支着什么。她是联盟的支柱,但这支柱本身,却摇摇欲坠。
然而,无论如何,村西头的女户们,终于挺直了被压弯太久的脊梁。
她们有了活命的粮,有了换钱的物,有了官府的凭证,有了内部的规矩,更有了抱团求生的决心。
薯金流脉,女户初立。
这经济支柱撑起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温饱,更是一个微弱却顽强的信号——在这片曾经只能生长绝望的土地上,她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凿出一条生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