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出名后的代价(1 / 2)

听到县长来了,陈汉林十分意外。

不是说下午才来吗?

怎么这会儿就跑来了。

陈汉林这手上刚举起来的酒杯也只能放下。

“县长来了,我还是去迎接一下吧。”

虽然是迎接,但脸上有些扫兴。

其他人的反应可跟陈汉林不一样。

虽然县长这个官不大,但是在当地可是很有牌面的,属于一县之长。

绝大部分县里人,也没那么容易见到县长。

王建华心里想的是,县长都要来拜访陈总了。

他在外面绝对混得比想象的还要好啊。

陈丽就站在一旁,也听到了爷爷说县长来了。

现在她爸都成为这么有排面的人吗?

连县长都要亲自跑到乡下来,拜访她爸爸。

周围人羡慕的目光都落在姜雅慧身上,没人在意她这个亲生女儿怎么样。

她有时候在后悔,要是当初没把姜雅慧带到家里去,是不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纯属想多了,有没有姜雅慧都一样。

一个中年男人,在没有起家前,未来看不到希望,或许会为了老了以后做考虑,忍一忍陈丽那讨厌的性格。

老了以后好死赖活也能有个人依靠一下。

但起飞后的陈汉林完全没那种顾虑,难不成要在成功的同时,认识一个不孝不听话的女儿?

陈汉林不是二十年前的陈汉林,不想再用剩余的黄金时间,去忍受另一个讨厌的女人。

陈汉林这次回家,连一个多余的话都没跟陈丽聊过。

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没必要。

他如今的地位,已经是不需要在意别人怎么看。

而是别人要考虑,他会怎么看。

让他高兴的是,家里这人些还算懂事。

比较配合他。

这让他这趟回来心情很不错。

“县长这是来蹭饭的了!那就去迎接一下吧。”陈汉林笑笑说。

其他人也跟着笑了,县长来蹭饭,也就他陈汉林能这么说。

到了谁家不是恭敬客气啊。

县长的车队都是大众帕萨特,萧强那辆问界M9很显眼。

萧强和一个中年男人并排走在前面,想来另一个中年男人就是县长了。

看起来有五十多岁,这个年龄,做到这个位置,基本也就到顶了。

西城市县都是直属市里管,县长想再进一步,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市里还有区一级的,跟县长一个级别,区长也有很多啊。

县长当过以后,还要去区里走一遍,然后才有机会往上走。

机会大的也只有那些个经济好的强区。

否则就是到了六十岁就退居二线。

陈汉林也没见过他们县的县长,不知道一个五十多岁的县长,快退二线了,还这么努力干嘛?

他们县以前还是贫困县,最近几年才勉强摘掉帽子,在经济教育,都落后周围的几个县。

经济基础很不好,想建厂也不太现实。

快过年这个时间点,还跑来拜访他。

且看看再说。

一旁的陈老大可是很激动,他这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就是今天。

县长都亲自跑到他家来拜访自己儿子,老头有些佝偻的腰,这会儿又挺直了起来。

简直是医学奇迹啊。

过去没被钢筋水泥压垮的腰,抵不过时间的侵蚀,现在又让县长给治好了。

“爸,没必要这么激动,不就是县长嘛!市长我都见过了。”

“下次让你也见见市长,反正你也在城里住了。”

“你可别膨胀了!县长已经是我一个小老头能见过最大的大人物了。

市长就算了吧,太厉害了。”

他知道,市长可是相当于古代的钦差大人,乃是京城直接委派的大官。

陈汉林跟他说没那么夸张。

“汉林!这会儿你应该在吃午饭了吧。

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县长陈耳之,陈县长。

陈县长,这位就是陈汉林,天星集团的董事长。”

萧强介绍完了以后,陈耳之立马主动伸出手,“陈总,冒昧来蹭一顿饭,还望陈总不要见怪。”

县长先将姿态放得很低,挽回陈汉林的不少好感。

“来得巧!刚好我们才准备开始。

你们来了,也就多几双筷子的事。

快请吧。”

陈汉林还是热情的将县长给请到家里去。

县长这一来,消息直接传到了周围几个村子里。

乌泱泱的人,都来到了陈汉林家。

就为了看一看县长,另外也想看看陈家的那位大老板。

同村的人此时,对陈汉林的印象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连县长都要亲自来拜访他。

证明陈汉林这孩子绝对在外面混得很好啊。

姓陈的老者更是眼有泪光,“我巴县陈氏这么多年了,终于是又出了一位有出息的大人物了。”

“陈氏的风水开始好起来了!”

…………

陈汉林让美霞又添了几支碗筷,多炒两盘菜。

陈老大又再添了一张桌子。

县长来了,,他也得喝两杯。

看到陈汉林家的餐桌上,依旧吃着这些地道的家常菜,说明陈总的生活依旧很接地气。

陈县长心里有了一些底,侧面说明陈总还是个念旧情的人。

喝的酒是茅台也太正常不过了。

陈汉林的亲戚也是第一次有机会跟县长一张桌子一起吃饭。

一个个激动的都有些不好意思动筷子了。

还是陈汉林先起杯,接着才是陈耳之,

但是敬酒的却是陈耳之。

陈汉林不太信敬酒那一套。

以前当程序员的,这行有个好处,就是不太需要敬酒,只需要把技术搞好就ok。

升职加薪也不是看跟老板能不能喝酒。

“陈总,我替当地的百姓敬您一杯。”

“县里出了您这样一位大企业家,是整个县百姓的幸事。”

陈耳之开始吹捧陈汉林了。

陈汉林压根不喜欢吃这一套。

他心里将陈耳之和袁市长对比了一下,发现人家袁市长,不愧是能当市长的人,心里的格局就是大很多。

从来不打这种感情牌。

直来直去的交流,就让陈汉林很舒服,是他喜欢的节奏。

遇到陈耳之这样的,一开场就拉上整个县的百姓,打感情牌。

他说不上讨厌,但也说不上高兴。

“哪里!陈县长言过其实了,我就是个普通的小老板。做全县百姓的榜样就夸张了。

谁不知道我们县里能人辈出。”

“就说我老朋友萧强,现在也是市区里的教育局局长。

另外县里还有那么多企业家,我陈汉林惭愧,当不起县长如此夸奖。”

陈汉林陪县长喝了一杯。

陈耳之也察觉到,陈汉林是一位很务实的企业家。

可能不太喜欢吹捧,于是聊天的时候,就务实了许多。直接跟现场的人聊起了发展建设家乡的事。

顺便问问这里的人,对政府工作有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还有提意见的,也都可以现在就说呀。

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周围人的距离,让大家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萧强看到陈耳之的临场反应,心里很是佩服。

这么快就拉近了自己和群众的距离,能力这一块儿绝对是有的。

一时间,大家都很热情的跟县长面对面交谈了起来。

平时能和县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啊。县人口百万,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机会。

和陈丽关系不错的王勇,趁这个机会,就跟县长说,“县长,那个我是从镇上的中学毕业的,我们学校最近越办越差了,宿舍本来是六人间,后来改成了八人间,现在又改成了十人间。

还有学校的老师,新招来的水平也非常一般,都是一些二本三本的老师。本地师范大学毕业的都很少。”

西城师范大学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就是本地师范,但是西城市还有另一所师范大学,还是部署师范大学。

那里的毕业生,根本不会到王勇的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