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黎明的新生(3)(1 / 2)

“织网者”协调着双方的数据流。海量的观测数据、分析报告、理论模型在生命与逻辑之间高速交换。“逻辑星璇”展现出了惊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它迅速构建了数十个关于“寂静之疫”的数学模型,从不同维度模拟其扩散规律和本质特性。

“结论初步,”“逻辑星璇”的信息冰冷而精确,“目标现象非攻击性行为体,可定义为‘存在基态趋同效应’。其扩散速率与受影响区域的‘意识活动强度’及‘信息复杂度’呈负相关。建议:避免使用高密度能量或复杂信息结构进行直接干预,那将提供‘磨蚀’目标,可能加速效应。”

这与“织网者”和顾问团的一些推测相符。蛮力对抗行不通。

“那么,何种干预有效?”“织网者”询问。

“逻辑星璇”短暂沉默后回复:“根据对‘生命噪音’数据分析,生命形态维持‘存在’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不可预测性’及‘意义赋予能力’。推论:注入高度无序但具备自指性意义的信息流,或可提升局部‘存在韧性’,延缓效应。但根治方案数据不足。”

高度无序但具备自指性意义?这听起来像是“混沌”与“秩序”的某种结合体。

“共鸣之歌”的“音律”立刻抓住了关键:“就像即兴演奏的爵士乐?旋律看似自由随机,但内在的和声进行赋予其结构和意义!”

“或者,像我们探险时在未知星域留下的、充满个人风格的导航标记!”浪客泽拉补充道。

一个初步的行动方案,在激烈的讨论和“逻辑星璇”的辅助推演下,逐渐成型。不能使用蛮力,不能大规模调动可能引发恐慌的集体意识,而是需要一种精密的、充满“生命力”的“信息疫苗”。

计划命名为:“星火织网”!

由“织网者”精心筛选出数百万名具备强烈个体独特性、自由意志和创造力的心网接入者(包括艺术家、探险家、科学家、哲学家,甚至一些以独特方式存在的非人类意识)。他们将不被告知具体危机,而是被引导参与一个宏大的、跨宇宙的“存在意义共鸣计划”。

他们将被邀请,在“织网者”创造的一个特殊的、受保护的虚拟“画布”上,尽情展现他们个体生命中最鲜活、最独特、最不可复制的瞬间:一次灵光乍现的科学猜想,一段饱含深情的旋律创作,一幅描绘内心幻象的画作,一次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记录,甚至是一次深刻的失败与反思所有这些,都将被转化为高度凝练的、充满个体印记的“存在信息包”。

与此同时,“织网者”将协调“逆熵奇点”小组,利用对基石能量的深层理解,在Gd-7深渊外围,构建一个极其复杂的“时空透镜阵列”。这个阵列的目的,不是攻击,也不是封锁,而是聚焦。

它将把这些收集来的、数百万份充满“无序创造性”和“自指意义”的“星火”信息包,进行协调放大,并不直接射向深渊核心(那可能被瞬间稀释),而是如同播种一般,均匀地、持续地“浸润”到异常区域的边缘地带。

目标是,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混沌而又有序的“信息抗体”,去“感染”那片趋于死寂的区域,尝试重新激活其底层规则中的“活性”,为那片“意义荒漠”注入微不足道但持续存在的“意义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