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之路’并非一条固定的航道,”泽法尔解释道,“它更像是一张需要特定‘钥匙’和‘共鸣’才能激活的星际网络。你们带来的遗产碎片和那两位孩子的力量,似乎初步激活了它的一部分,为我们指明了下一个可能的方向。”
他指向那个发光点:“根据传承库的残缺记载,那个方向,指向一个被称为‘低语星云’的区域。传说那里是某个以精神交流和记忆储存着称的古老文明的故乡,他们在‘静默’降临前夕,试图将整个文明的‘记忆’上传至星云本身…那里,很可能存在一块与‘记忆’或‘信息’相关的‘基石’碎片。”
低语星云?记忆文明?这听起来同样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但我们目前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进行长途航行。”龙指出残酷的现实。
“是的。”泽法尔点点头,“我们需要一个临时的基地,需要能源,需要修复飞船。幸运的是…”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星图圆桌的另一个区域,那里标记着几个距离相对较近、似乎曾被星尘遗民使用过的小型资源点。“‘清道夫’的袭击虽然突然,但也让我们确认了附近几个隐蔽的资源点尚未被逻辑之海发现。我们可以冒险前往那里进行紧急补给和维修。”
风险依旧存在,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经过紧张的计算和规划,一条极其冒险的路线被制定出来:依靠“永寂之环”和两艘飞船最后的备用能源,进行一次极短途的跃迁,前往最近的一个代号“星茧”的小型资源点。据说那里有一个远古时期遗留的、半自动的资源采集和初级精炼站,或许还能运作。
行动立刻开始。
每一次能源注入,每一次系统自检,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最终,在能源读数即将彻底归零的前一刻,跃迁引擎再次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拖着三艘伤痕累累的舰船,完成了最后一次短途跳跃。
跃迁结束,眼前的景象让人稍感安心。
一颗小型、稳定的中年恒星散发着温和的光芒,一颗冰巨星如同安静的卫士环绕着它。而在冰巨星的一条行星环带阴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人造物——那是一个由小行星改造而成的、形状如同蚕茧般的空间站,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霜和尘埃,看起来已经沉寂了无数岁月。这就是“星茧”。
侦察显示没有近期活动的痕迹。探险队谨慎地进入。
内部比想象中完好。古老的自动化系统在检测到特定能量签名(星尘遗民的飞船信号)后缓缓苏醒,昏暗的灯光逐一亮起,露出了布满灰尘却基本完好的采集臂、精炼炉和维修车间。虽然能源储备也几乎枯竭,但基础的维生和维修功能似乎还能勉强运作。
“立刻开始工作!优先补充能源和修复‘永寂之环’的生态循环!”凯铎指挥着人手,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
整个“星茧”仿佛从漫长冬眠中苏醒的机械巨兽,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和震动。采集臂伸向冰巨星的环带,采集水冰和矿物质;精炼炉点燃,生产着基础的燃料和材料;维修机器人被激活,开始对三艘飞船进行外部损伤的紧急焊接和修补。
希望似乎再次燃起。
然而,就在维修工作紧张进行时,负责探索空间站更深区域的索隆和山治,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在“星茧”核心区域的一个封闭舱室内,他们找到了并非资源或设备的的东西——
那是十几具蜷缩在一起的、早已风干的人类遗骸。
他们穿着与星尘遗民风格类似但略有不同的制服,身上没有明显外伤,表情安详甚至带着一丝解脱,仿佛是在沉睡中平静死去的。他们的怀中,都紧紧抱着一个个巴掌大小的、闪烁着微弱的乳白色光芒的奇异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