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达拉村(1 / 2)

巴铁,达拉村。

高阳秋和朱樉两人紧紧跟随着解雨辰,一同前往这个新的大明驻巴铁总部。

没错,如今大明在巴铁的总部已不再是那个位于巴铁首都伊斯兰堡的地方,而是这个名为达拉村的小村庄。

达拉村的地理位置颇为独特,它恰好坐落在巴铁与富汗国的交界之处,仿佛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

这里的造枪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竟然已经有长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可以说,达拉村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冲突,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居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彪悍尚武的风气。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后,达拉村的人们不仅对枪械的拆卸、修复技术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熟练地仿造出各种类型的枪支。

而解雨辰之所以决定将总部从伊斯兰堡迁至达拉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高阳秋之前的提议。

高阳秋建议他们锦衣卫抽调一部分人员去充当雇佣兵,通过参与实战来磨练自身对于枪械以及现代战法的熟练程度。

这样一来,达拉村的传统产业与雇佣兵活动相互结合,无疑为大明驻巴铁总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高阳秋亲眼目睹这个地方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惊讶。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村庄,倒不如说是一个小镇更为贴切。

据解雨辰介绍,达拉村目前拥有超过两千家枪支制造坊,其中甚至还有几家专门生产火箭弹等重型武器的工厂。

这些作坊的规模普遍较小,面积通常不超过 20 平米,但却有着高效的生产模式。

每个作坊一般由一个老板和三个工匠组成,他们紧密合作,形成了一条人工流水线。

尽管人员有限,但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通常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制造出一把手枪。

除了枪支制造坊外,达拉村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作坊。

有的专门生产弹匣冲压件,有的则负责加工护手和枪托,还有一些则专注于弹药的制造。

可以说,只要是你能叫得出名字的普通枪械,在这里都能找到相应的制造工坊。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里制造的枪械价格要比之前在伊斯兰堡的塔克西拉兵工厂所生产的更为低廉。

这无疑为那些对枪械有需求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举个例子,AK47型号的枪支,这里的售卖价格仅仅是200美元一把,甚至还送300发子弹。

而这样的价格,在塔克西拉兵工厂那边可是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