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东门,巍峨的城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城墙上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巳时,日头渐高,朱元璋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迈着沉稳而威严的步伐,带着太子朱标和一众文武百官登上了城门。
朱标身着太子服饰,神色间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今日是征西军大胜而归的日子,整个应天城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昨日,朱元璋得知征西大军还有百里便到应天后,他当即让传信兵快马加鞭回去告知汤和,让其在距应天府三十里外驻扎。
之后,他迅速召集大臣们召开临时朝会,在朝堂之上,他神情严肃却又难掩激动地安排着今日的接风仪式,从迎接的队伍到赏赐的物品,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
巳时一刻刚过,众人便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那声音由远及近,如同闷雷一般,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父皇,大军回来了!”朱标激动得忍不住大喊出声。
看自家傻儿子都已经是太子了还这么不稳重,朱元璋在朱标背后轻轻拍了一下,眼神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宠溺。
朱标其实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他的脸微微一红,作为太子他应该更稳重一些。
不过这次征西军毕竟是第一次用枪炮撬开战争的大门,这在大明的军事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关乎日后大明的攻城略地和统治地位,朱标不得不重视啊。
又是一会,两骑快马如闪电般当先来到城下。
马上的两人身姿矫健,虽然铠甲上沾染着些许尘土,但依然难掩他们的英武之气。
“臣汤和拜见陛下!”
“臣沐英拜见陛下!”
朱元璋站在城楼上,双手背后,看着下方的汤和和沐英虽然略显疲惫,但很有精神的样子,他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而豪迈,大声道:“好!”
这一个“好”字,包含了他对征西军此次出征的高度认可和对汤和、沐英二人的赞赏。
随后,老朱看向身旁的司礼太监金英说道:“宣旨吧!”
话音一落,金英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然后用尖细而悠长的嗓音大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汤和、沐英率征西军攻占吐蕃,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实乃大功一件。汤和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率大军深入敌境,不畏艰险;沐英英勇善战,冲锋在前,以枪炮之力破敌防线,二人功绩卓着。着征西军主帅汤和晋爵信国公,世袭罔替;封征西军副帅沐英为西平侯!余下征西军于我大明有功者,皆有封赏…”
圣旨的篇幅毕竟有限,只能是把这场战争中功劳着重者封赏了一遍,至于其他有功之臣,朱元璋则安排金英稍后代他亲去征西军中进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