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殿议(2 / 2)

高阳秋则是解释道,“叔,我知道您担心观音奴的安全。但不知情的王保保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也是一个潜在的机会。如果能通过观音奴与他取得联系,说不定能让他为我们所用,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而且我会安排好一切,确保观音奴和孩子的安全。”

朱元璋听了高阳秋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高阳秋的意思,王保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将他招入麾下,那对大明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叔,您想想,如果王保保真的回到北元,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再加上他不知道观音奴的真实情况,他很可能会对我们大明不利。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我们主动出击。”高阳秋继续劝说道。

朱标也在一旁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秋哥说得确实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做好周全的准备,尽量降低风险。而且观音奴与王保保是兄妹,说不定她的话能起到关键作用。”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又看了看高阳秋,然后缓缓说道:“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不过,无论如何,观音奴的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标都松了一口气。

在朱元璋开口前,朱标就怕他说出来不利于团结的话,毕竟老朱是什么样的性格,除了历史资料里面有记载,熟悉他的人也知道。

不能说是曹操那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那种思想,可是也大差不差。

毕竟能当皇帝的人,有几个不是心狠的。

所以,朱标生怕朱元璋脱口而出一句“可以”,这样的话,尽管让观音奴去找王保保是高阳秋提出来的,可这样也有几率会让高阳秋心里不舒服。

在朱标看来,现在包括之后很多年,可能大明还离不开高阳秋。

或者说,是大明有高阳秋帮着出谋划策,可能会更加繁荣昌盛。

不过,朱元璋的表现很好,最起码,听到自家父皇优先关心的是观音奴的身体,考虑高阳秋的感受,朱标心里稳了。

就在朱标还在心里想着该怎么说的时候,徐达此时鼓起勇气站出来,说道:“陛下,当年是臣办事不力,没有将把事情办妥。如今既然知道他还活着,臣愿意戴罪立功,为此次行动出一份力。”

朱元璋看了看徐达,点了点头,说道:“你有这份心就好。此事你也参与进来,务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徐达连忙抱拳恭敬说道:“臣领旨!”

终于,徐达的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他觉得,既然当年自己犯了这个疏忽,那现在还有国师的帮助,应该怎么问题也好解决。

等让徐达退下,又把观音奴差人送到马皇后那边后,朱元璋这才对高阳秋说道:

“秋啊,王保保的事情先放一边吧,咱大明现在国力富强,咱倒是不怕他北元生事,如果他敢,正好咱也赶尽杀绝他们。”

说完,朱元璋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密报递给高阳秋。

“秋啊,咱的征西军已经返程了,战果非常好,已经彻底打下了吐蕃,可惜就是统治那边有些许费劲。毕竟那边是高原地区,人口不容易迁徙,也不容易同化他们那边。你帮咱想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大明彻底占领那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