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钱庄交给你筹备(1 / 2)

当听到高阳秋说“钱庄就连朱标都不可以经手”时,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顿,滚烫的茶汤溅在手背上竟浑然不觉,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威严与审视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眼尾的细纹都绷得笔直。

殿内的空气,此时也仿佛被这一句话冻住,连窗外廊下的宫雀都噤了声,只余下香炉里檀香燃尽的细微噼啪声。

朱标是啥位置?

满朝文武谁不清楚?

他不只是大明正统的东宫太子爷,更是老朱亲口放权、朝野默认的“大明常务副皇帝”!

自前年起,朱元璋便让朱标监国理政,凡百官奏折,先经太子批阅拟定处置意见,再呈御览;遇有天灾流民、地方纷争,朱标更是可直接召集六部议事,定下调子后再报朱元璋知晓。

朝堂上那些老臣,见了朱标虽仍行君臣礼,却早已将他视作未来的君父,连李善长、徐达这般开国元勋,议事时也会先问一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这“常务副皇帝”的称呼,虽不是朝廷钦定的尊号,却是朱元璋在后世刷抖音时,偶然见网友调侃自家标儿的说法。

旁人听了或许只当玩笑,可朱元璋却越想越觉得贴切。

毕竟,在老朱心中,其他儿子都是陪跑,只有朱标才是自己的继承人,将江山交到朱标手上,朱元璋是放心的,所以这“常务副”三个字,分明是实至名归!

因此,当高阳秋轻飘飘吐出“太子也不行”时,朱元璋胸口瞬间窜起一股子邪火。

他心里门儿清,这话换个人说,哪怕是贴身伺候的太监金英、心腹侍卫统领二虎,此刻脑袋恐怕已经滚落在地,连带着三族都要被牵连!

也就高阳秋这般相处了许久,已经获得他信任的人,他朱元璋才会压下心中的愤怒之情。

此时,站在一旁的朱标同样愣住了。

朱标自小便跟着朱元璋学治国,深知老朱对自己的信任,之前连调兵的虎符,朱元璋都曾让他代管过三日,可高阳秋此时却说,一个尚未设立的钱庄,竟连他都不得碰?

他下意识地想:若说这话的不是高阳秋,换成哪个不开眼的官员,那必然是在挑唆天家父子关系,怕是要被扣上“离间储君与陛下”的罪名,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再看高阳秋,他可却丝毫没有说错话的觉悟,反而往前半步,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对着朱元璋和朱标说道:

“叔,标弟,你们也不用拿这眼神看我,我说的是实打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