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如果大明把全世界都打下来,路程就是个问题。
不仅是行军打仗时漫长的行程,就算是打下来的地盘要将消息传回大明也是个难题。
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缓慢,这让朱元璋深感困扰,他不确定将来后世子孙能不能守得住这么大的基业。
别到时候又是跟老四那混账一样,设立什么宣慰司,那不是平白给别人做了嫁衣?
在了解到朱元璋的困扰以后,高阳秋当时便给他提议在大明研究蒸汽机。
在高阳秋想来,目前大明生产力和科技技术还很落后,蒸汽机需要慢慢研究,等研究出来后,之后一步一步再研发更高级的火车。
高阳秋详细地向朱元璋阐述了蒸汽机的原理和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觉得这个提议或许可行。
于是,这才有了工部和研部共同研发蒸汽机的事情。
工部尚书赵翥深知此次任务重大,从接到皇帝指令的那一刻起,便亲自挑选了工部中最精锐的工匠和技师,调配了充足的物资和资金,还在工部一处规模不小的宅子中,专门腾出来作为研究蒸汽机的场地。
等三人来到工部准备的这处宅子后,朱元璋当先就见到院落中央,摆放着一个一人多高的铁家伙。
这铁家伙浑身散发着一种冰冷而又神秘的气息,它体型庞大,形状怪异,表面还带着尚未完全打磨光滑的粗糙质感。
铁家伙的主体呈圆筒状,两端各有一个巨大的金属轮盘,轮盘上布满了错综复杂的齿轮和链条。
圆筒的一侧连接着一个巨大的锅炉,锅炉中火焰熊熊,正烧着通红的炭火,不断有蒸汽从锅炉中汹涌而出,顺着管道冲向圆筒内部。
在圆筒的上方,有一根粗大的活塞杆,随着蒸汽的涌入和排出,有节奏地上下运动着,活塞杆的一端连接着一个巨大的飞轮,飞轮飞速旋转,带动着周围的齿轮和链条也开始运转起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它强大的力量。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一脸好奇地围着这个铁家伙转了好几圈,时而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那些运转的部件,时而站起身来,抬头端详着整个蒸汽机的全貌。
他伸手轻轻触摸着蒸汽机的外壳,感受着那滚烫的温度,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这就是高小子说的蒸汽机?看着还挺复杂的!”
作为皇帝,朱元璋自然不可能事事躬亲,因此蒸汽机这个完全是他点头,工部和研部主要负责的。
可以说,他朱元璋就要一个结果。
一旁的赵翥适时地介绍道:“陛下,这蒸汽机的原理跟国师大人说的一样,是利用蒸汽的力量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飞轮转动,进而实现各种机械工作。有了它,以后咱们行军打仗,运输物资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路程遥远的问题。而且,在其他领域,比如生产制造等方面,它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兴奋和赞许之色。
他转身看向赵翥和陶成道,问道:“两位爱卿,这蒸汽机研发出来,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
还是陶成道,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等打算先对这蒸汽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然后尝试将其应用到一些实际的场景中,比如矿山开采、农田灌溉等,看看效果如何。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争取让这蒸汽机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你们一定要用心去做。这蒸汽机若是真能如你们所愿,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那对我大明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朕期待着它能为我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