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捷报传宫阙(1 / 2)

“大捷!大捷!”

应天府的大街小巷,一名身着劲装的骑兵纵马疾驰,口中高呼着胜利的喜讯。

那声音划破长空,穿透市井的喧嚣,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

“征西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吐蕃全境归属大明!”

皇宫之内,奉天殿中。

朱元璋正坐在龙案后,专注地批着奏折。

他眉头微皱,目光在奏章上扫过,手中的朱笔不时落下,留下一道道朱红的痕迹。

这时,总管太监金英匆匆从外面进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喜呀!”

朱元璋放下朱笔,抬头看向金英,难得地开了一句玩笑话:“哦,你这老鬼,给咱说说何喜之有?莫不成是咱标儿又给咱添大孙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能称得上大喜之事的,无非就两个。

其一乃是开疆拓土,哪个皇帝不渴望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供后人敬仰,让自己的威名传颂千古?朱元璋同样不例外,他对于领土同样有着执着。

其二,能让朱元璋兴奋的便是子孙满堂,这是他小农思想的必然产物。

朱元璋熟读历史,深知自己将来会有二十六个儿子。可儿子虽够了,孙子却还嫌不够。

当然,朱元璋这里的孙子仅仅指着他跟马皇后所出之子的儿子。

至于其他的庶子,朱元璋只会把地盘分给他们,至于孙子辈如何,朱元璋也无暇顾及。

然而孙子就不一样了。他朱元璋心怀壮志,加之听上高阳秋的话,要把整个世界都打下来,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跟孙子有各自生存的一席之地?

在朱元璋看来,大明本土自不必多说,这绝对是朱标这一脉的。

所以说,为了自家儿子将来不起冲突,或者说是为了将来子孙后代即便起冲突也把肉烂在锅里的道理,朱元璋要让自家儿孙占领整个世界!

见朱元璋不知想到了什么,整个人有些走神,一旁的金英小心翼翼地唤道:“陛下?”

“嗯?”朱元璋回过神来,对着金英笑道,“你这个老鬼说吧,咱听着呢。”

“老奴要恭喜陛下,征西军大捷!”金英先是对着朱元璋拱手道了个喜,这才接着继续道,“中山侯派回来的信使说,我大明征西军现已攻下拉萨,灭吐蕃王室,并已收服吐蕃大大小小部落二十八个……”

还不等金英说完,朱元璋已经霍然起身,眼中闪过惊喜与激动的光芒,大声问道:“报信之人呢?把他带来咱这儿,咱要好好问问他!”

等那信使被匆匆带到奉天殿的时候,朱元璋大步上前,目光紧紧锁住信使,急切地问道:“快,与咱详细说说征西军是如何攻下拉萨的?吐蕃如今的局势究竟怎样?”

信使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将一路上所见所闻,以及征西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一一详细道来。

朱元璋听得时而点头,时而握拳,脸上的神情随着信使的讲述不断变化,心中对征西军的战绩愈发满意,同时也对吐蕃地区未来的治理有了初步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