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乾清宫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开口道:“秋啊,你说咱令咱的儿子们为我大明镇守边塞真的是错的吗?”
这句话从朱元璋的口中说出,高阳秋听出来他带着一丝迷茫和困惑。仿佛朱元璋说这句话就是想要在他这里寻求着一个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高阳秋是有心理准备的。
他沉思了片刻,组织了下语言,缓缓开口问道:“叔,其实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是?您这么问我,其实更想问的是您的儿子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吧?”
见高阳秋听明白了自己的话外音,朱元璋点了点头。
接着,他停下了车,侧头看向高阳秋,那眼神中,既有对高阳秋的认可,又有对高阳秋接下来回答的担忧。
“叔,那您想过没有?分封藩王会?削弱中央集权?,您给的塞王们可是军权,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地方统治权。这不就造成了藩王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治权?
您在位的时候藩王们不敢做什么,那您将来百年后呢?这无疑是增加了大明中央的集权难度?。
想必,我给您在平板上下载的资料您也看过了,从朱棣的靖难之役到朱棣儿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乱,还有明中期宁王朱宸濠之乱等等。
再者,您提出过,由中央朝廷供养藩王。现在藩王连同子嗣在内还少,可过二十年呢?五十年呢?一百年呢?
您定下的对藩王优厚待遇固然让老朱家子孙后代享福,可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除了需要出巨大的财政支出外,还影响社会稳定。
我不知道您看到那篇关于大明经济的记载没有,大明中后期,仅仅用于供养宗室的费用,就占了整个大明财政收入的30%左右?......”
听着高阳秋的诉说,朱元璋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的心中,仿佛有两个不同的思想在激烈地争斗着。
一种思想告诉他,如果想要大明之后长治久安,他就必须要摒弃分封藩王的政策。
而另一种思想却告诉他,自己打下这个天下,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吗?如果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享受,那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尽管,朱元璋知道自己想要以大明根本利益为主,最好的选择就是趁着自己儿子们还未就藩,彻底摒除塞王分封政策。
可同时,他又在想,如果摒弃了分封制,到时候谁来守护大明,光凭那些将军们?
他朱元璋可信不过外人!
这么想着,老朱也不藏着掖着,直说道:“秋啊,咱现在知道了,可想让你帮咱想个办法,有什么能够既不影响我大明太深,又能让咱的后代好过一些?还有就是,如果咱不分封塞王,那我大明的边境该交给何人守护?”
对于这种问题,就像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高阳秋觉得他在知乎上看过的一条答案就很靠谱。
“打出去!”
“嗯?什么意思?打到哪儿?”朱元璋一脸疑惑。
“叔,就是字面意思,打,打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