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双重身份(2 / 2)

接下来的几天,丘山彻底进入了“闭关”模式。

他为自己制定了严苛到近乎变态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半小时的晨跑,既是锻炼身体,也是梳理一天的学习思路。然后就是长达十六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

有了系统构建的知识框架,他的学习效率高得吓人。

对于理科,他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一道题一道题地死磕。而是直接从最高考的真题入手,每一道题,他都会用两到三种不同的方法去解。他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通过解题,来反向填充和巩固知识框架里的细节。那些曾经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公式和定理,在他的脑海中被任意组合、拆解,玩出了花。

对于文科,他更是如鱼得水。强大的逻辑框架,让他能轻易地抓住历史事件的主脉络,分析出文学作品的核心思想。他甚至将前世打比赛时做战术分析的方法,用在了政治考点的背诵上。他将每一个考点都看作一个“战术单位”,分析它的“适用范围”、“触发条件”和“与其他单位的联动效果”,记忆效率提升了十倍不止。

他的房间,成了一个真正的战场。草稿纸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堆在墙角,很快就超过了半米高。各种颜色的记号笔,在他的书本上留下了纵横交错的痕迹,那不是涂鸦,而是一张张精准的“战术地图”。

期间,零点战队的微信群里,也从未安静过。

王小胖:“救命啊!牛顿的棺材板我快按不住了!谁能告诉我这个受力分析图到底怎么画?【图片】”

陈宇:“小胖,你的坐标系建错了。应该以斜面为x轴,这样可以少分解一个力。你看我画的这个。【图片】”

梁凡:“【跪了】大佬牛逼!顺便问一句,英语作文有什么万能句式吗?我感觉我写出来的都是‘Li Lei and han ii’水平的。”

陈宇:“我整理了一份我们老师发的模板,包含了开头、结尾和过渡句,你参考一下。【文件】”

群里最安静的,就是韩默。他几乎从不参与讨论,只是偶尔会冒泡,发一个简短的“谢了”。

丘山虽然没有参与聊天,但他一直默默地看着。在某个晚上,当王小胖再次为一道复杂的电路题抓狂时,丘山终于出手了。

丘山:“把电源看作指挥部,电流看作士兵,电阻看作敌人。你的任务是计算每个路口(节点)的兵力(电流)分配,以及每个敌人(电阻)消耗了多少兵力(电压)。用这个思路再去看,是不是清晰很多?”

这条信息发出去后,群里沉默了足足五分钟。

王小胖:“……卧槽!老大!你他妈真是个天才!我好像……懂了!”

陈宇:“用军事战术模型来类比电路分析?这个想法太惊人了……我试试用这个模型去解其他的题。”

梁凡:“山哥,你确定你不是物理老师伪装的电竞选手吗?”

只有韩默,发了一串省略号。没人知道,他看着丘山那段话,愣了足足十分钟。他突然发现,丘山之前说的“用脑子打游戏”,和现在“用脑子学习”,其底层的逻辑,竟然是相通的!

那一刻,韩默仿佛被点醒了。他关掉游戏录像,第一次主动拿起了那本让他头疼的化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