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登基大典前,无形中将整个大梁王朝的政治中心,暂时从皇宫挪到了这座规制俨然亲王府邸之中。
为此,负责布置的太监可谓是绞尽脑汁。
指挥着内侍和工匠,将王府前院最为宽敞、位置最正的正厅,改造为一处临时理政之所。
象征着皇权的明黄帷幔替换了原本的靛蓝色,御案被安置在厅堂北侧,各类文书案牍分门别类,码放整齐。
前来奏事议政的朝臣们,每日穿梭于王府,在一种略显奇异却又无人敢质疑的氛围中,处理着军国要务。
...
此时,正厅里一派肃穆。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面堆着高高的奏折,案几后铺着软垫的椅子,正是刘靖的临时御座。
两侧靠墙摆着几排椅子,坐着几位身着朝服的大臣。
他们正低声商议着事情,气氛严肃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当宋瑶吃着点心,慢悠悠地晃到正厅门口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
厅内,刘靖身着常服,凝神听着一位大臣的禀报,侧脸线条冷峻而专注。
而厅外侍立的侍卫、内监,皆屏息静气,一派肃穆。
她一只脚刚迈过门槛,嘴里还嚼着最后半块杏仁酥。
刘靖似有所感,抬眸望来。
就见宋瑶眼神亮晶晶的,看起来心情颇好的样子。
四目相对,他眼中锐利的审视瞬间化为一片暖意。
宋瑶看着他,又感受了一下口中甜香的余味,眨了眨眼,忽然有点卡壳。
自己刚才气势汹汹的,是来干嘛来着?
大臣们也纷纷转过头,见是宋侧妃,连忙起身行礼:“参见...宋娘娘!”
众人齐声卡了一下。
虽然他们都认为宋瑶会是未来的皇后,可如今封后的旨意还没下呢,自然不能直接称呼。
好在大臣们都是人精,连忙以姓氏代称,这才糊弄了过去。
...
殿内原本严肃的空气,因宋瑶的出现而流动起来。
刘靖捏着奏折的手松了松,紧绷的肩线也随之舒展。
他抬了抬手,止住了正在禀报的官员,说道:“今日就到这里,余下的事明日再议,你们先退下吧。”
众臣皆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虽心中好奇,却无人敢抬头窥探,皆躬身垂首,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正厅。
刘靖从座椅上起身,朝宋瑶走去。
他身形高大,原本迫人威势的身影,在靠近她时,不自觉地收敛了所有锋芒,变得温和起来。
“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刘靖声音里带着一丝愉悦,目光细细描摹着她的眉眼,仿佛今日疲惫都在这一眼中得到了慰藉。
他伸出手,拂去她唇角的糕点碎屑:“吃了多少?”
宋瑶嚼完嘴里的糕点,摇了摇头,语气含糊:“有事儿找你,也没吃多少.......”
她说着,眼神却飘来飘去,显然有些心虚。
刘靖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又软又好笑。
“巧了,朕也有事要找你。”
这话半是真半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