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无声漂移,苏清语与“星痕”如同附着其上的两粒微尘,气息收敛至极致。在“归墟引”秘术的艰难运转下,苏清语的本源暂时稳住了溃散的势头,新墟之核深处那缕新生的混沌气流虽细若游丝,却坚韧异常,缓缓滋养着千疮百孔的道基。实力远未恢复,但至少拥有了行动的能力。
“感知范围受限,但西南方向,三万里外,有微弱的、非自然衰变的能量残留波动。”“星痕”的意念传来,幽蓝的光球微微指向一个方向。它曾是议员,对能量性质的感知远超同辈,即便虚弱,也能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痕迹。
苏清语冰裂的眸子循着指引望去,神识如触须般谨慎探出。果然,在那片看似与其他废墟无异的星骸带深处,她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仿佛被刻意抹去却又未能完全掩盖的规律性能量余韵——像是某种精密仪器长期运行后留下的“印痕”,而非天体自然崩解或战斗残留的混乱波动。
“过去看看。”她身影微动,如一道淡薄的阴影,悄无声息地融入虚空,向着目标区域潜行而去。“星痕”紧随其后,能量体进一步收缩,几乎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
距离渐近,那丝波动越发清晰。最终,她们停留在一座巨大的、仿佛被巨力撕成两半的星舰残骸前。这残骸规模惊人,即便断裂,其主体依旧堪比一颗小型行星,表面覆盖着厚重的宇宙尘埃和凝固的金属熔流,死气沉沉。
然而,在苏清语“静墟炼真”的视角下,这残骸的内部深处,隐约透出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能量核心波动,如同沉睡火山下的地脉余温。这绝非废弃星舰该有的状态。
“入口被高明的空间折叠和认知干扰屏障隐藏了,”“星痕”确认道,“手段是织暗者的风格,但…似乎比第七观测塔的布置更古老,维护状态也差很多,能量泄露比预想的明显。”
“或许是早期布置,已被部分废弃,但核心仍在运作。”苏清语做出判断。这种半废弃的据点,往往戒备相对松懈,却又可能保留着有价值的信息或资源,正是她们当前最理想的目标。
她没有贸然尝试破解入口屏障——那会立刻触发警报。而是将“静墟”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如同水银泻地般,细细探查着屏障与残骸实体连接处的能量流动规律。任何屏障,只要还在运转,就必然与外界存在能量交换,哪怕再细微,也会留下痕迹。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在残骸底部一处不起眼的、被陨石撞击形成的裂缝深处,苏清语捕捉到了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纤细千万倍的、持续向外渗出微弱废热的能量导管虚影。这条导管,似乎是屏障系统散热结构的一部分,因其位置隐蔽且重要性低,维护者可能有所疏忽,导致其屏蔽法术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周期性的衰减间隙。
“找到了。”苏清语眼中寒光一闪。她指尖凝聚起一丝几乎不蕴含任何攻击性、纯粹用于感知和模拟的混沌之气,如同最灵巧的探针,在那衰减间隙出现的刹那,悄无声息地渗入了导管内部。
一瞬间,庞大的、杂乱的信息流顺着这丝联系涌入她的意识:基地内部的结构蓝图(部分区域已标注为废弃)、低功耗运行的后勤维护系统日志、以及…数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内部监控节点的实时数据流!
她如同在庞然大物体内植入了一枚微小的间谍探头!
快速过滤着无用信息,苏清语的精神高度集中。突然,一组异常的数据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基地最底层,一个标记为“封存库-7”的区域,能量读数异常活跃,远高于其他休眠区,并且有规律的能量抽取痕迹,指向库房深处某个被多重封印禁锢的物体。监控画面(虽然极其模糊)显示,那里似乎囚禁着一团…不断扭曲变形、散发出痛苦与疯狂意念的暗影!
又一个“活体样本”?而且状态似乎极不稳定!
更让她心惊的是,在另一条独立的、加密等级极高的日志碎片中,她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墟髓提取”、“容器稳定性下降”、“备用方案启动”、“坐标:第七扇区边缘,废墟世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