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承接新订单(2 / 2)

仲昆脸上掠过一丝尴尬:“还没有。永明自己搞了两个,都不太对。我看这事儿难,我父亲那边抓得紧。不过这三个月,我也赚了十来万,再干半年,办个厂子应该不成问题。”

“你以为我们现在办厂缺钱?”岳父带着几分嘲笑的口气说道,“你可看扁我们了。我们现在缺的不是钱,就算拿到配方,也得有人手,更重要的是得有市场。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有什么用?”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听马媛上周回家说,仲明前几天去了长沙,是不是开订货会?这些你都不知道吧。你得抓紧时间,好好了解一下全国的市场。”

仲昆听着,默默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早晨苏达成来了个电话,约我晚上见面,说有好消息告诉我。说不定,就能带来些市场上的消息。”

岳父说 “那好,晚去上见个面”

当几人围坐灯下,烟雾缭绕中,他缓缓开口,一个清晰的规划便如蓝图般铺展开来。

“下一步我们要有个规划。”岳父的声音沉稳有力。

“首先,是立足的根基。马骏要在县城附近找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但经营不好的翻砂厂盘下来。”

他点出关键,既要有基础体量,又需成本可控,

“把搞铸造的技术人员留下来,先找个产品,存活下来。”这是第一步,活下去,才有后续的可能。

而后,是核心的突破。“等搞到了配方以后,搞几个样品。”

岳父话锋一转,指向了更关键的环节。他记得仲昆手里的图纸底片,“找个单位加工一下,也可以找毕庶模加工。”人选早已在他心中盘桓。样品成了还不够,“让苏达成做实验”,用专业的检验来验证可行性,“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进设备进行生产了。”从样品到量产,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最后,是人才的布局。“然后把毕庶模请过来干厂长,工资可以高一些,或者给他一部分股份,但不能超过10%。”

岳父算得清楚,既要用重利吸引人,也要守住主动权。他看重的,是“他可以带来大量的技术资料”——那才是长远发展的底气。

夜幕刚垂落,蓬莱春酒店的灯火便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晕透过玻璃窗,在门前的石板路上晕开一片温馨。仲昆到的时候,店里刚上客,人声不算鼎沸,他选了个靠窗的包厢坐下,点了壶热茶,心里隐隐有些期待——苏达成说有要事相商,特意约在这里,想必不是小事。

没过多久,包厢门被推开,苏达成带着一身外面的微凉气息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仲昆,等久了吧?”他拉开椅子坐下,没等仲昆开口,便凑近了些,声音里满是兴奋,“给你说个天大的好消息!”

仲昆端茶的手顿了顿,示意他继续。

“厂长刚从北京回来,”苏达成喝了口茶润了润喉,语速加快,“外贸部跟非洲几个国家敲定了一份出口合同,7月份之前要出两万台拖拉机。其中洛阳东方红50马力的5000台,咱们厂的25马力的台。这订单赶得紧,四、五、六三个月,每个月得生产5000台。”

他话锋一转:“不过咱们厂一下子接不下这么大的量,分给了泰安拖拉机厂3000台。但变速箱是咱们的强项,所以这3000台的变速箱还得咱们提供。这么算下来,你们厂这三个月,每个月得提供5000个齿轮。”

仲昆眼睛一亮,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随即涌上一阵轻快。这订单对他们厂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他用力拍了拍苏达成的肩膀:“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太感谢了!”

两人心里都装着事,没心思多寒暄。简单点了两盘水饺,匆匆吃完,便各自离开了酒店。

晚饭时分,仲昆家的餐桌上摆着几样家常小菜。他扒了两口饭,便把这消息告诉了岳父:

“爸,拖拉机厂那边有新活了,接下来三个月,每个月要多要2000个齿轮。”

岳父夹菜的手停在半空,眉头微微蹙起,叹了口气:

“真是坐失良机呀。”他放下筷子,语气里满是惋惜,“如果咱们现在把厂子办起来,这6000个齿轮,可不就都是咱们的了?”

仲昆听着,心里也泛起一阵复杂的滋味。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际才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杨家庄还沉在清晨的静谧里,偶尔传来几声鸡鸣,划破了这片刻的安宁。仲昆已经踏着露水,快步走进了村子,径直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

晨光刚漫过窗棂,仲昆推开了家门。父亲廷和已经起来了,正坐在客厅抽烟。仲昆几步走上前,没绕半分弯子,径直把拖拉机厂要增产的事倒了出来。

他脸上堆着几分急切,语速比平时快了些:

“这几天,苏达成跟我透了信,说厂长去北京接新订单了。我这不是心里急嘛,就天天泡在拖拉机厂等着。昨天厂长一回来,头一件事就是把苏达成叫过去,亲口说了出口拖拉机的事,还特意嘱咐,让苏达成跟咱们齿轮厂协调,千万得保证齿轮供应。”

说到这儿,仲昆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其他型号的齿轮市面上都不缺,就那2956号儿的,现在是抢手货,供不应求。”

他这话里的刻意强调像没藏好的尾巴,半真半假的痕迹在晨光里晃得显眼。可对面的廷和只是缓缓吸了口烟,烟圈从嘴角漫出来,慢悠悠地散在半空,没多言语。知子莫如父,儿子这番话里掺了多少水分,廷和心里跟明镜似的——哪是天天泡在厂里等消息,分明是另有盘算。但他终究没打算戳破,只是维持着平日里那种不远不近的父子关系,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声“嗯”。

这几天仲昆没回家,他的对象马媛便在廷和家住下了,跟姐姐仲芳挤在一间屋里。如今跟父亲“汇报”完了,仲昆如释重负般转身,脚步轻快地去找马媛,两人并肩往宿舍那边走,影子被晨光拉得老长。

他们刚走没多久,院门口传来脚步声,仲明走进了堂屋。廷和把烟掐灭,他抬眼看向仲明,开口道:“刚才仲昆说的事,你也听到些了吧?拖拉机厂那边要增产,关键就卡在2956号齿轮上。”

小客厅里,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一五一十地商量起了增产齿轮的具体事宜——原料怎么调,工人怎么排班,交货期怎么赶……话语里满是对接下来生计的盘算,像在掂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要怎么稳稳当当地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