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仲明的婚礼(2 / 2)

最后,马骏将两人拉到主席台正中,让他们面对面站定,彼此间的距离不到半米。

“夫妻对拜!”

他话音刚落,两人同时弯腰鞠躬,或许是太过靠近,或许是心中太过急切,只听“砰”的一声轻响,两人的额头轻轻撞在了一起。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让全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和更热烈的掌声,婚礼的气氛瞬间被推向了高潮,连新人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脸上泛起羞赧的红晕。

笑声渐歇后,马骏转向台下,对着一位中年男子伸手示意:“请邵家庄乡的郝乡长做证婚人。”

郝乡长站起身,几步走上主席台,展开手中的证婚词,用洪亮的声音念了起来: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郎新娘:今天,能作为证婚人见证这对新人的结合,我深感荣幸。看着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决定携手一生,这份感情真挚而坚定。新郎正直担当,新娘温柔善良,他们的结合是缘分更是默契。

婚姻不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柴米油盐中的相守。愿你们今后互敬互爱,用包容化解矛盾,用理解温暖彼此,在岁月中沉淀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我衷心祝愿这对新人新婚快乐,永结同心,往后余生,平安顺遂,幸福美满!谢谢大家。”念完证婚词后,他与两位新人亲切握手,随后便回到了台下的贵宾席中。

马骏又看向杨廷和,说道:

“请喜主讲话。”

杨廷和站起身,手里拿着讲话稿,满怀激情的说: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今天是犬子杨仲明与儿媳倪晓芬喜结连理的日子,承蒙各位在百忙之中拨冗光临,为这场婚礼增添了满满的喜庆与祝福,我们全家内心充满感激。

看着孩子们从相识、相知到相守,今天终于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作为父母,既不舍又欣慰。这份幸福离不开各位长辈的关怀、同辈的扶持,更离不开亲家的信任与托付。多年来,无论是生活中的帮衬还是事业上的支持,大家的情谊我们始终铭记在心。此刻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谢,感谢你们带来的温暖与见证。

最后,恳请各位开怀畅饮,共贺新人。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也祝愿孩子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谢谢大家!”

廷和的话语落定许久,余温仍在空气里漾着,紧接着,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比先前更甚,像是要把心里的认可与欢喜都揉进每一次手掌的碰撞里。

掌声渐歇时,马骏朝一旁的服务员示意了下。很快,服务员端着托盘走上前来,托盘上是一瓶红酒,酒液在瓶中透着温润的红,而瓶身周遭,齐齐摆放着七只高脚杯,杯壁纤薄,映着厅里的光。

仲明、晓芬、廷和与他的老伴,还有晓芬的父母,再加上马骏,七人各自从托盘上端起一杯。红酒在杯中轻轻晃了晃,漾出细碎的光晕。他们转过身,面向台下满座的宾客,手臂微微抬起。

“干杯!”马骏清亮的一声喊,打破了这片刻的静。

七只酒杯在空中若有似无地碰出轻响,随后众人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红酒的醇香在舌尖稍作停留,便随着这声“干杯”落进了心里。

“仪式现在结束,宴席开始!”马骏放下空杯,笑着宣布。

话音刚落,主席台上的大幕缓缓落下,最后一丝光亮被稳稳掩住的刹那,台下瞬间变了模样——像平静的湖面被投进一颗石子,层层热闹的涟漪瞬间荡开。先前规规矩矩坐着的宾客们,此刻都纷纷舒展了蜷着的身子,椅子腿在光洁的地板上蹭出细碎的“吱呀”声,混着此起彼伏的“张叔”“李婶”的招呼声,还有孩童挣脱了约束、清脆得像银铃的笑闹,眨眼间就把整个宴会厅填得满满当当。

服务员推着铺着雪白台布的餐车,脚步轻快地穿梭在桌与桌之间。餐车上,锃亮的餐盘里藏着不少惊喜:冰镇的海鲜裹着细碎的冰碴,泛着莹润的光泽,虾的红、贝的白在冰雾里若隐若现;刚出炉的烤鸭被片得匀匀的,油光锃亮地卧在盘里,脆皮上还沾着点点葱花;清蒸鱼的鲜气顺着蒸腾的热气往上冒,混着红烧肉那股子醇厚的酱香味,顺着空气的流动,丝丝缕缕漫到每个角落,勾得人鼻尖发痒。

已有性急的人举起茶杯碰在一起,“叮”的脆响里,满是“可算开席了”的轻快;也有熟络的亲友早凑到了一桌,手指捏着筷子往碟子里夹着腌黄瓜、卤花生这类开胃小菜,嘴里聊着刚才台上的仪式——“廷和叔那番话讲得真好”“晓芬这孩子,今天瞧着格外精神”,眼角眉梢都浸着笑意。

各桌圆桌中央的转盘缓缓转起来,一盘盘精致菜肴被陆续端上桌:翠绿的时蔬摆得整整齐齐,酱色的排骨堆得像座小丘,金黄的炸物还带着刚出锅的热气。水晶吊灯的光芒洒下来,落在油亮的菜色上,也映在宾客们彻底放松的脸上。有人起身给邻座倒酒,琥珀色的酒液顺着杯壁往下滑,在玻璃杯中晃出细碎的光;有人夹起一块刚上桌的虾饺,热气往上一冲,模糊了眼镜片也顾不上擦,只忙着把软乎乎的饺子往嘴里送;孩子们被大人护在怀里,小巴掌抓着香甜的南瓜饼,嘴角沾着星星点点的糖霜,却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格外开怀。

喧闹里,方才在台上共同举杯的几人也已走下台,分散到各桌开始敬酒。马骏举着酒杯,和相熟的宾客拍着肩膀说客套话,笑声洪亮得能盖过周遭的喧闹;廷和夫妇被老朋友们围在中间,手里端着果汁,聊着“最近身体怎么样”“孙子该上幼儿园了吧”的家常里短,语气亲和;晓芬挽着父母的胳膊,走到长辈桌前,一一给他们介绍着身边的仲明,“这是仲明”,声音轻软,脸上是藏不住的娇羞与喜悦,仲明也跟着笑着点头问好。

酒杯碰撞的脆响、筷子夹菜的轻响、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孩童偶尔拔高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鲜活又热闹的市井乐曲,缠缠绕绕地飘在宴会厅的上空,把这场宴席的热闹,一点点推向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