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婚前准备(2 / 2)

从照相馆出来,两人又径直去了首饰店,精心挑选了一对白金钻石戒指,钻石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情。之后,他们转道婚纱店,为晓芬挑了一袭洁白的婚纱,为仲明选了笔挺的礼服,还买了些零零碎碎的结婚用品。

直到下午两点多,两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才踩着暖阳回到仲明家。那些包装精美的物品里,装着的不仅是结婚的物件,更是两个年轻人对往后日子的满满期待。

星期一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会议室,厂里的调度会准时开始,由廷和主持。待参会人员都到齐后,他清了清嗓子,打开了话匣子。

“这些日子的调度会由我主持。”

廷和先点明了近期的安排,随即话锋一转,提到了大家都关心的事,

“大家都知道,仲明25日结婚。婚前婚后要放他几天假,婚前准备,婚后旅游,前后给他10天假。以后咱厂的青年人结婚一律这个待遇。”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泛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带着些许对新规定的认可。廷和稍作停顿,又谈起了春节放假的安排:

“很快就要过春节了,厂子准备多放几天假。但是拖拉机厂听说抓得很紧,咱也要抓紧,不能耽误拖拉机厂的生产。”

他话锋一收,问向负责仓库的仲芳,

“明天送走1000个齿轮后,仓库能有多少库存?”

仲芳立刻翻开手边的账本,仔细核对后回答:“明天拉走1000个齿轮后,仓库能剩360个。”

廷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计算机,手指在上面简单点拨了两下,很快有了结果:

“这些日子每天能保证生产120个齿轮,那么27号送完1000个,库存还有200多。扣除6天假期,到10号生产1000个齿轮没有问题。”他强调道,“这几天要抓一抓,因为二十五号仲明结婚那天全厂休班。”

安排完齿轮生产的事,廷和又转向仲芳,询问另一项工作的进度:“张师傅负责的130车棚支架做的怎样了?”

“四根圆管都弯好了,插管也安装到位。昨天量好了尺寸,到篷布厂定做车棚去了,估计两天就做完了。”仲芳条理清晰地回答。

最后,廷和提到了车间的临时安排:“加工车间这几天晓芬也休婚假,由吴宏暂时负责。开完会后,我去车间通知他明天参加调度会。”

几句话下来,各项事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星期一的调度会在紧凑而有序的节奏中,为一周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仲明结婚的前一天早晨,调度会结束后,他便立刻投入到婚礼前的各项准备中。桌上摊开的花名册已经被圈点得密密麻麻,这是他接下来写请柬的依据。笔尖在红纸上沙沙游走,一个个工整的名字落在请柬上。

村里的请柬要由父亲亲自送去,尤其是杨村长那份,父亲说这是村里的老规矩,得显露出诚意。仲明将写好的一摞请柬整理好,放在一旁,心里盘算着稍后要亲自送的两份——巩主任和郝乡长的请柬,这两份得他跑一趟乡里才行。至于仲昆岳父家的,他早和弟弟说好,由仲昆负责送去,省得来回折腾。

与此同时,新房那边也没闲着。仲芳、玉良和晓芬正忙着布置,彩带、气球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喜庆的装饰,让原本普通的屋子渐渐有了新婚的模样。只是这份忙碌没能持续一整天,下午晓芬就得乘130车回城里的娘家,按照习俗,她要在那里等待第二天新郎的迎接。

仲明还特意请了村里有名的“杨秀才”。老人虽已年过七旬,手却稳得很,亲笔写下几十个大红喜字,红得亮眼,字里行间都是对新人的祝福。这些喜字要等到25号早晨,贴在家门口和周围的墙上,让整个村子都染上喜庆的颜色。

廷和走进办公室时,被满地的大红喜字晃了眼。他踩着红纸上的间隙,问仲明:“请柬写好了没有?”

“写好了,杨家庄的都在这里。”仲明说着,把那摞请柬递过去。父亲接过请柬匆匆离开后,仲明也走出了办公室的门,骑上摩托车往乡里赶。

不到半小时,摩托车就停在了乡信用社门口。仲明径直走进办公室,将请柬双手递给巩主任。“谢谢您的邀请,明天我一定到。”巩主任接过请柬,脸上堆着真诚的笑意。

从信用社出来,没多远就是乡政府。这是仲明第一次来这儿,站在陌生的院子里,他一时不知郝乡长在哪间办公室。传达室的门卫听说他是来送请柬的,热情地指点:“郝乡长在203室,刚回来。”

203室的门虚掩着,仲明敲了敲门,得到回应后走了进去。郝乡长接过请柬看了一眼,笑着打趣:“你还没有结婚,是忙事业耽误了吧?行,就凭你们家给咱乡增了光,我明天也一定去。”

仲明心里一热,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我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事尽管说。”郝乡长很是爽快。

“我想请您做我的证婚人。”仲明的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

“行,我愿意做你们的证婚人。”郝乡长几乎没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仲明紧紧握住郝乡长的手,连声道谢,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映着他眼里藏不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