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假戏真演(2 / 2)

“你看到二哥都不打招呼。”

仲伟这才发现站在旁边的仲昆,脸上顿时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说:

“二哥,真没看见你。那3个新技工是你带来的?我说这么快,二哥办事总是雷厉风行。对了,你们昨天去拖拉机厂,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我也想见见毕师傅,当面向他学习。”

仲昆急忙拍拍脑门,一脸懊悔地说:“这一点还真忘了,如果你在的话,真能帮帮我的忙。”

廷和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五味杂陈。这场他精心导演的假戏,如今演得像真的一样,可他究竟是高兴,还是担忧,恐怕只有天知道。

而在另一边,这天早晨6点多钟,毕庶模抵达了金华。前一天,他就给老婆打了一封电报,告知她自己第二天早晨到家。出了出站口,毕庶模一眼就看到老婆在站口外翘首以盼。两人相见,满心欢喜,随即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一进家门,毕庶模就迫不及待地炫耀起来:

“这次虽然没有给你搬回一座金山,但是给你搬回了一座银山。给了1000元,又赢了1000多块。”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手镯和鎏金瓷盘,交到老婆手中。老婆看到这些宝贝,两眼放光,一下子把毕庶模搂在怀里,兴奋地亲吻不停。当天下午,按捺不住的老婆就把鎏金瓷盘送到了拍卖行。拍卖行的专家仔细鉴定后,给出了6500元的高价收购,可老婆却舍不得卖,又把瓷盘拿了回来,满心期待着它能在未来卖出更高的价钱。

2.31齿轮出厂

办公室里白炽灯泛着冷白的光。廷和将茶杯往桌面一搁,看向对面的仲昆,缓缓开口:

“厂里这几天开始走上正轨。昨天生产了86个齿轮。仲伟检测了一下加工尺寸,基本上没有问题。只是表面洛氏硬度有点高,我已经将水淬改为油淬。硬度也合格了。我想到今天中午,生产100个齿轮基本上没有问题。今天下午,你和永明带着102个齿轮去拖拉机厂。拿出两个,再到实验台做一下破坏性试验。做完第一个实验的时候,如果没有问题。叫上他们厂子的领导和检测主任,让他们从101个齿轮中任意选一个,再做试验,再没有问题,就把这100个齿轮交给拖拉机厂。并答应他们5天后再送去400个齿轮。然后你再与销售科谈谈价格。参考东风厂的价格,可以低两到三元。让苏大成在价格问题上帮帮忙,答应他每个齿轮给他两元钱的回扣。”

话落,他端起茶杯轻抿,目光似有深意地打量着儿子。仲昆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头,眼神透着精明:

“我下午回去就先去拖拉机机场谈价格,明天做实验。先把价格谈好最重要。咱们在家具厂定制的包装木箱,每个价格5元,装10个齿轮,每个平均0.5元。同拖拉机厂商量一下,包装箱回收。回收费用不超过1元,每个齿轮最少能省0.4元。每年几万个齿轮,这也是一个大数目。”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节省下来的利润。廷和原本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没想到儿子在商业经营上竟有这般细致的考量,把销售这摊子事儿交给他,看来这个宝值得押。

“没想到你能想的这么细。回收包装的,这个不费事的小事,每年也能赚几万块钱。”

廷和靠在椅背上,语气中带着表扬。

见父亲态度缓和,仲昆知道时机成熟,赶忙接着说:

“不光是包装。进材料也有窍门儿。我最近去了一家工业品贸易公司,这家公司也经营贵金属。我打听了一下价格,有些贵金属,他们是从矿上直接拿货,有时还能拿到计划内的价格。比如说铜、钼。铜咱们常用不上,但是钼咱可用得上,价格比金属公司低25%。光此一项,每年就能省不少。”

说到激动处,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这可是个新发现。你最近把两家的价格列个表给我,质量没有问题吧?”廷和坐直身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仲昆自信地笑了笑,侃侃而谈:

“质量有点儿差别,譬如说铜,五金公司供应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电解铜,而工业品公司供应的是99%的工业电解铜。只有直径0.1以下的细导线才能用上99.9%的电解铜。其他行业都一样,但价格差30%。再比我们用的钼,金属公司的钼也是99.9%的,而贸易公司的钼是98%,其中含有1%的镍,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价格却差25%。”

他说得头头是道,其实早已做足了功课。廷和沉思片刻,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这次进料,你进一批看看,咱们先使用这批材料加工齿轮。再单独到实验台上测试一下,如果没有问题以后就用它。”

“记得了,爸爸。如果没有其它事,我回家看看妈妈。马媛要我给她捎了几盒化妆品,擦脸和擦手用的。”

仲昆迫不及待地想结束谈话,得到父亲的应允后,拿起外套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脚步轻快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午饭过后,十箱打包好的齿轮整齐地码放在办公室门前,木箱表面的木纹清晰可见,包装得结结实实。上面还有两个没有包装的齿轮,静静地躺在一个帆布袋里。

“突突突——”拖拉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金生驾驶着拖拉机缓缓驶来。仲昆和永明快步上前,三人合力将十箱齿轮搬上拖拉机,齿轮与木箱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随后,他们又将自行车费力地抬上车斗。仲昆和永明爬上车斗,一屁股坐下,双腿悬空。拖拉机缓缓启动,扬起一路尘土,朝着城里的拖拉机厂驶去。

抵达拖拉机厂后,厂区里轰鸣的机器笼罩着整个大院。永明指挥着金生把拖拉机稳稳停在检测室试验台旁,

“把那十个齿轮箱卸到旁边的小仓库去,轻点儿放,别磕着碰着。”

永明拍了拍金生的肩膀,指了指仓库门口那道斑驳的蓝漆铁门。金生应着声跳下车,两人合力将沉甸甸的木箱一个个搬下来。

“卸完你就直接回杨家庄吧,路上慢点。”

永明拍了拍沾满灰尘的工装,目送拖拉机突突地驶出大门,才转身和仲昆走向办公楼。销售科在二楼东侧,推门进去时,苏达成正趴在办公桌上核对单据,见两人进来连忙起身,脸上堆起憨厚的笑

“永明、仲昆你们来了” 苏达成说。“科长出去开会了,估计得下午才回来。”

仲昆顺势坐在靠墙的木椅上,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销售报表:“达成,想问问东风齿轮厂给你们的货,今年价怎么定的?”

苏达成端来两杯温水,咂了咂嘴:

“去年还是125块一个,今年降了7块,118了。”他挠了挠头,声音压低了些,“南京新开了家齿轮厂,报价比东风低10块,就是质量差点意思。”

“差在哪里?”仲昆身体微微前倾。

“荷载测试过不了关。”苏达成拿起桌上的检测报告晃了晃,

“他们只敢过130%的荷载,到150%就有软齿现象,我们厂里质检科卡得严,不敢大量进。”

仲昆点点头,起身时拍了拍苏达成的胳膊:“你帮着探探底,我们厂的齿轮要是想供货,你们能接受什么价?跟科长提一句,我明天一早来谈,顺便做实验。”

离开销售科时,仲昆径直回了家。推开院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马媛系着蓝布围裙正帮母亲择菜,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

“回来啦?”

她抬头笑了笑,手里的豆角在指间灵活地打着结,

“正好,去幼儿园把囡囡接回来,我这儿走不开。”

幼儿园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仲昆远远就看见女儿背着小书包在滑梯旁张望,粉嘟嘟的脸蛋被晒得通红。

“爸爸!”小家伙扑进怀里时,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

回到家,小客厅里很快堆满了积木,女儿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