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家庭聚餐(1 / 2)

2.10 家庭聚餐

冬日的暮色早早降临,寒风吹过大街小巷,带起一阵冷意。廷和结束了一天在齿轮厂的忙碌,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向自家的家门。

当他伸手推开院门,那熟悉而又温暖的欢声笑语,如同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他周身的寒意。声音是从小客厅里传出来的,廷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欣慰。晓芬耳尖,听见门声响动,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她急忙放下手中正摆弄的碗筷,快步迎了出去。“爸,您可算回来了!”晓芬亲昵地挽住父亲的胳膊,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大家都等您呢,就差您开饭啦!”

说着,便把父亲拉进了小客厅。小客厅里,灯光暖黄而明亮,映照着家人们一张张亲切的脸庞。对着门外的那个座位,是廷和的专座,他缓缓坐下。此时,仲明清了清嗓子,看向父亲,认真地说道:

“爸爸,今天可是咱家人最齐的日子。除了大姐夫和您的外孙孙子,其余人都到齐啦。我们这些人能凑到一起,并且能长时间相伴,都得感谢您创办的齿轮厂,是它把我们紧紧团结在您身边。古人说,大家齐心,其利断金。希望咱们的齿轮厂以后越来越兴旺发达!”

仲明的话语中,满是对家庭和事业的期望,引得家人们纷纷点头赞同。仲伟紧接着接过话茬:

“今天上午姐去菜市场采购,特意跑到屠宰摊买了一头30斤左右的小羊。宰完后,肉全拿回来了。羊皮已经找人去熟,等弄好了,冬天给您当褥子,您这老寒腿可得好好护着。妈煮了一上午羊骨头,羊肉也都切好了,晚上咱们全家吃涮羊肉。妈还专门做了您最爱吃的辣炒羊肠。我这就去厨房帮忙,马上就能上菜咯!”

话音还没落,厨房门帘一掀,晓芬端着冒尖的羊肉盘闪了出来。青花瓷盘里,鲜嫩的肉片堆成了一座小山,每一片都切得薄如蝉翼,甚至能透出盘底精美的缠枝纹。与此同时,铜火锅里的炭火正烧得噼里啪啦作响,不时爆开几点火星,雪白的羊骨汤在锅中欢快地翻滚着,涌起层层奶泡,浮在汤面上的枸杞,红得如同撒落的红宝石,格外诱人。廷和夹起一筷子颤巍巍的羊肠,油亮的辣汁顺着肠衣缓缓滴进汤里,刹那间,一股浓郁的辛香弥漫开来,充斥着整个房间。

“爸,尝尝这羊肋条!”二儿媳满脸笑意,将裹满麻酱的肉片递到廷和面前,“妈特意挑的带脆骨的,嚼起来咯吱响,可香啦!”

仲伟也不甘示弱,举着被汤汁染红的勺子,非要给爸爸喂一口沾了香菜的羊肉丸子。蒸腾的热气中,每个人的眉眼都笑成了弯弯的月牙,铜锅的咕嘟声、筷子碰碗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的劝菜声交织在一起,将冬日的寒冷和生活中的琐碎烦恼,统统挡在了门外。

就在这时,仲昆动作麻利地拉开背包拉链,拿出一瓶白色酒瓶。在白炽灯的照耀下,酒瓶泛着温润的光。

“这可是8大名酒中的老三!”

他晃了晃手中的汾酒,瓶中酒液泛起细密的酒花,“杏花村的陈酿,大家都尝尝!”仲昆眼中满是兴奋,对这瓶酒很是自豪。

瓶盖开启的瞬间,一股清冽的酒香迅速窜了出来,萦绕在众人鼻尖。仲昆依次将酒液注入兄弟和父亲的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轻轻摇晃,映出父亲眼角深深的皱纹和兄弟们满含期待的眼神。仲伟双手捧着酒杯,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我不太会喝酒,不过今天有酒有菜,这么热闹,不如让大哥出一首诗,给大家助助兴?”

这话一出口,饭桌瞬间变得更加热闹起来,筷子碰撞声、调笑声混作一团。

仲明被弟弟的提议弄得耳尖泛红,有些不好意思。他望着杯中酒液,沉默片刻,忽然觉得这酒香中也染上了浓浓的烟火气。

“既然大家都这么期待,那我就吃柳条编笊篱——胡诌一首吧。”

仲明扶着桌沿站起身,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酒意顺着血管涌上心头,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吟道:

“八仙方桌承岁月,八人围坐笑谈长。佳肴美酒团圆意,共饮人间烟火香。”

吟完,原本的碗筷碰撞声骤然化作热烈的掌声。父亲布满老茧的手拍得最响,眼中泪光闪烁,那是欣慰与感动交织的泪花;仲昆仰头灌了一口酒,口中咕哝着什么,不知是被酒辣到了,还是心中有些小小的嫉妒。廷和缓缓起身,将酒杯高高举起,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

“仲明诗写得好!”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个儿子,最后在仲明身上停留最久,“我最看重的就是他的能力和人品,有当大哥的样子。将来齿轮厂还要靠你们兄弟齐心,一起给杨家争光!”

廷和的话语中,满是对儿子们的信任与期许。一家人再次举杯,酒杯碰撞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亲情在酒香与欢笑中愈发醇厚,暖意在屋内肆意弥漫开来。这个夜晚注定成为他们记忆中难以磨灭的温馨片段。

这场晚餐在觥筹交错中持续到很晚才结束,仲昆的脚步已经有些虚浮,酒意爬上他的脸颊,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

廷和看着仲昆的样子,心中满是担忧与不放心。他叫来了仲伟和马媛,叮嘱道:“你们俩一起送仲昆回厂里宿舍,路上多留意着点。”仲伟和马媛点头应下,一左一右搀扶着仲昆,送他们回宿舍。

夜晚的街道静谧而冷清,仲伟扶着脚步踉跄的仲昆,心中有些疑惑,开口问道:“二哥,今天吃饭时你怎么一言不发?”

仲昆仰头笑了笑,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苦涩,他说:“说什么,风头尽让你大哥占了,爸爸一心向着他。将来这个厂子一定是你大哥的。我倒无所谓,干什么我都行,你可要仔细点。”话语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平日里被压抑的情绪,在酒精的作用下一股脑地涌了出来。

仲伟听了,心里一紧,赶忙说道:“二哥,你喝多了。”在他心里,二哥向来沉稳,很少会说出这样的话。

“没有,我清醒着呢。”仲昆固执地反驳,声音虽不大,却透着一股倔强。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厂里。葛叔看到仲伟搀着仲昆,连忙迎了上来,对仲伟说:

“交给我,你快回去吧。”

仲伟犹豫了一下,还是松开了手,看着葛叔和马媛搀扶着仲昆,一步一步走向宿舍。仲伟站在原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在这个夜晚,随着仲昆的醉语,悄然泛起了涟漪 。

仲伟回到家里,看见妈妈和两个姐姐在客厅里等他。仲芳说:“爸爸和你大哥已经躺下了。你洗洗脚也去睡吧,妈妈也累了一天了。大家都休息。”

2.11 试验中频炉

早晨上班铃声未响,仲芳握着扫帚的身影在办公室中来回穿梭,桌椅被擦拭得锃亮,文件归置得整整齐齐。此时,陆续赶来的员工们压低声音交流着,兴奋与紧张情绪在凝结,生产齿轮的倒计时已经开启,再过几天,凝聚着全厂心血的齿轮就要诞生,这关键的时刻,谁的心里不是揣着一团火?

突然,清脆的上班铃声响起。廷和站起身,他目光扫过众人:

“从今天早晨开始,办公室工作人员,精密铸造车间的小白,加工车间的晓芬,都要在办公室开10分钟的班前会。今天开第一次班前会。小白没来,仲伟去叫一声。”

不多时,小白推门而入,发丝上还沾着铸造车间的蜡屑。廷和环视一圈,确认全员到齐后说:

“人到齐了,现在开会。大家都把今天要做的工作汇报一下。”

“我们今天早晨,已风干出两根蜡棒。现在正安排人去烘干炉,先熔蜡然后进行焙烧,中午可以出20个砂模。今天下午还能再出6根风干好的腊棒,傍晚可以熔蜡、焙烧。争取今天下班前交出60个砂模。确保证12月1号中频炉开火前,能有80套砂模使用。”

小白语速飞快,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廷和微微点头:

“这个进度还可以。第一炉只准备铸造出60个齿轮毛坯,选50个好的,进入下一道工序,开始加工。”

话音刚落,仲伟挠挠头问道:“我和金生今天就拉完了盖仓库的材料,明天回来干什么?”

“这个你不用着急,明天早晨就知道了。”廷和安抚道,随后转向仲昆,

“马媛是不是一早就走了?你们俩早晨都没有回家吃早饭,仲伟还给你们把早饭捎来了。你今天也回去。先和南京方面联系一下,那两个学习机床的是不是1号回来?回来以后,你就把他们领来。抓紧时间调试设备。晓芬车出第一批齿轮坯料就开始加工。厂里需要什么,我发个传呼给你。”

安排完仲昆的工作,廷和又看向仲明:

“你看看张师傅的铁棒割完了没有?割完后,你叫一声老李师傅和你一起做开炉前的准备,如果午饭前小白能给你两根砂棒,那么你下午先开炉试火,先浇铸20个砂模。用多少铁,你计算一下。先到小白那里要一根粘好齿轮蜡模的蜡棒,称一下。我查过,中蜡的比重约为0.9,铁的比重是7.85。我算过,一公斤蜡的体积相当于8.72kg铁的体积。因此你用称的蜡的重量乘以8.72就是铁的重量。往炉里加铁时要增加10%,因为铁熔化时要氧化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