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商海初航
话分两头,这天上午,仲昆怀揣着对便捷通讯的期待,走进邮电局,为自己购置了一台bb机。在那个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这无疑是迈向高效联络的重要一步。
购置完bb机后,仲昆即刻开始忙碌的采购工作。他来到金属公司,完成了父亲交给的材料的采购。5吨铁棒,每吨950元;0.5吨锰铁,每吨1150元。此外,他还精心采购了铬、镍、钼、铝各20kg,其中铬每公斤11元;镍每公斤24.6元;钼每公斤60元;铝每公斤6元。这些材料,将成为后续生产的重要基础。
从金属公司出来后,仲昆地赶到岳父所在的副食品商场。他走进办公室,岳父不在,他拿起电话,首先拨通了齿轮厂的号码。电话那头,葛叔接到电话后,迅速前往车间,喊来廷和到传达室接听。仲昆语气沉稳地向父亲汇报:“爸爸,材料买的差不多了,还有两种,下午再跑跑这些材料。27号随拉机床的车,拉回厂里。”短暂的停顿后,他补充道,“爸爸,我今天买了个bb机。机号是126--。有事可以呼叫我,也可以简单留言。或者我接到呼叫后给你们回电话。”
给父亲打完电话,仲昆并未停歇。遵照岳父的旨意,他分别与生产镍的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生产铬的四川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钼的河南栾川县长青钨钼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联系。电话中,三家公司报出的材料价格让他眼前一亮——比市场价格低40% - 55%!这意味着,若能达成合作,最少有25% - 30%的利润空间。他在脑海中迅速盘算:若按每月生产3000件计算,每年使用有色金属约60万元,估计能产生12万到15万元的利润。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商机,在商海的浪潮中,让他看到了一个只赚不赔的美好前景。
不长时间,就听见防盗门传来钥匙转动声。岳父提着公文包走进来。
\"爸,您回来得正好。\"仲昆迎上去接过公文包,顺手递了杯茶,\"今天去金属公司把材料采购的事办妥了,还联系了三家稀有金属供应商。\"
他继续兴奋地说道:\"过去从来不知道商业里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金属公司那个人是我同学的朋友,经同学推荐,我去找的他。他告诉我,金属钼不要买新的,可以到金属回收公司买回收的钼丝,做合金用一点儿不影响,但价格便宜一半。这一项每年能赚几万元。\"
岳父端着茶杯坐在藤椅上,听着采购细节时眉头渐渐舒展。当仲昆提到金属回收公司的建议,老人浑浊的眼珠突然泛起亮光: \"回收钼丝只要处理得当,硬度和纯度不比新料差。这笔账算下来,每年多赚的可不止几万。\"
仲昆被突如其来的肯定涨红了脸,
\"商海的水比你想得深。\"岳父放下茶杯, \"你刚入门,步子别迈太急。\"他起身拉开书房抽屉,取出一叠文件摊在桌上,纸页间夹着工业品贸易公司的营业执照,
\"我把那家有残疾人资质的公司盘下来了,安排了三个有残疾的老员工。\"指着新增的有色金属经营范围,他压低声音,\"有了这层掩护,税务和监管都能说得通。\"
仲昆盯着文件上鲜红的公章,眼睛一亮。岳父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住些日子你去中国银行办个信用卡,将来我想办法把利润转到你的卡上。\"
仲昆望着岳父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意识到这场看似寻常的商业交谈,正将他卷入深不见底的漩涡。
突然。仲昆的bb机响了。他看了一下,是父亲在呼叫他。
从岳父办公室出来时,仲昆对岳父说:
“我今晚想请我同学和他金属公司的朋友吃个饭,想从你这里拿一瓶茅台酒,你发个话,我去前台买一瓶。”
岳父说:“现在这酒挺紧张,国家牌价是9元5角4分,我仓库里可能还存有几瓶。我批个条子,你到前台,让他们到仓库给你拿一瓶。”
仲昆拿着条子买了一瓶茅台酒,从岳父那里出来后,马上找到一个公共电话亭,他先给父亲回了个电话。父亲问他,车床等设备和材料什么时候能到?他对父亲说:
“今天上午,已经把机床等设备和铁棒等材料的货运单给了搬运社。他们说下午去装车,明天一早往厂里发。一共去两辆车,带6个人过去。南京的机床昨天已经发车了,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晨就到厂里。”
接着给他的同学发了个传呼。不到五分钟,同学回了电话。仲昆在电话中约他同金属公司的那个朋友晚上6点到新都汇饭店吃饭,同学爽快的答应了。
放下电话,仲昆伸手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新都汇饭店。不到20分钟就到了酒店。仲昆看了一下手表,刚好5点钟。他先到前台。定了2层一个6个座位的雅间。晚饭订的是标准餐,每人30元。在这个饭店,这差不多是最贵的标准。因为时间还早,他订完雅座后就从饭店出来,看见饭店对面有一个茶庄。心想,初次请客,总要送点儿见面礼。烟酒糖茶,送茶叶最好。因此就进了茶庄。茶庄正好没有客人。茶庄老板见来客有点儿派头,就拉着仲昆请他到了品茶室坐下。叫服务员冲了一杯茶,问道:
“先生想买什么茶,是自己喝还是送人?” 仲昆接过茶,一边品尝一面回答:“是送朋友。”
老板说:“我们这里有花茶、龙井和乌龙茶。送朋友,现在送龙井茶比较多。我们这儿有特级龙井,45元一斤,一级龙井便宜,30元一斤。送领导得挑带编号的限量款”
仲昆说:“那就来两斤特级龙井限量款的,但包装要好。”
老板说:“特级是铁桶包装,没有开封,清明前采的新茶。”
钟明在茶庄同老板聊了一会儿天,差一刻6点,提着两斤茶叶到了饭店门口,等老同学和他的朋友。
差5分6点。同学和他的朋友,如约而来。老同学把朋友介绍给仲昆:
“这是金属公司的费科长。”
那位朋友客气的说:“是副科长,上午见过面”
仲昆就将二人领到二楼雅间坐下。
仲昆将油亮的红烧狮子头夹进费副科长碗中,青瓷碟碰撞声里藏着恰到好处的殷勤:
\"费科长有所不知,厂里齿轮钢的配比是核心机密,原料必须自己把控。\"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对方微微收紧的下颌,\"前阵子去矿区谈过,那边报价比市面低两成。\"
费副科长转动着酒杯:\"你还是太实诚。我们和矿区签着二十年的协议,只要你信得过,我能调出比厂价还低的特供价——反正你们炼的是合金钢,对纯度要求没那么严苛。\"
这话让仲昆瞳孔微缩,国营单位的\"特供\"二字,背后藏着多少待价而沽的灰色空间,此刻都浓缩在这轻飘飘的承诺里。他立刻端起酒杯躬身:\"那往后就仰仗您了!\"酒液入口时,舌尖尝到一丝比茅台更辛辣的味道。
老同学忽然起身,青铜色的酒瓶在桌面磕出闷响:
\"来!借这瓶好酒,祝咱们合作长长久久!\"
三枚酒杯碰出清脆的金石之音,仲昆看着费副科长仰头时喉结的滚动,恍惚间觉得这声音像极了齿轮咬合的声响——从现在起,他们的利益链条已悄然啮合。
走出饭店时,仲昆将印着\"明前特级\"的铁盒塞进两人怀里,茶庄老板那句\"送领导得挑带编号的限量款\"还在耳畔回响。他望着出租车尾灯消失在梧桐道尽头,摸出打火机点燃香烟,橘色火光照亮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这场用茅台作引、龙井收尾的饭局,终于让他撬开了国营体系的缝隙。
2.05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下午四点多,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进办公室的窗户。廷和、仲明和永明三人在办公室碰了下头,一场关于车间筹备进展的讨论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