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理解不代表能坦然接受。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愤怒、焦虑、甚至有些恐慌的脸。
“命令,已经收到。”他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这不是讨论,而是必须执行的任务。”
他的话让众人一愣,随即流露出更深的失望。
“但是,”李振邦话锋一转,手指敲了敲桌面,“如何执行,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方法。地球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基地的详细资源清单和工程进度表。
“陈工,蓝晶矿产,按要求封存。但封存前,集中所有技术力量,优先保障西区主隧道贯通至第七号地热井!这是我们的能源命脉,必须在资源断供前打通!之后,全力研究蓝晶合成替代方案,哪怕效率低也要做!”
“农业部门,立刻制定能源配给预案,优先保障核心农业工厂和生命维持系统。寻求作物改良,提高单位能耗下的产出。我们必须要熬过这段困难期。”
“工程部,被调走的‘獬豸’,优先交付那些临近大修周期的单位。把我们自己最好的、最新维护的留下来。拆解部分次要区域的自动化设备,拼凑出备用零件!”
他的指令一条条发出,精准而务实,像是在一片废墟中竭力搜刮每一件有用的东西。他不是在抗拒命令,而是在命令的铁拳之下,为希望星争取每一分生存的空间。
“我知道这很艰难,这很不公平。”李振邦看着他的团队,眼神锐利,“我们在这里挣扎求生,每一份资源都浸透着汗水,甚至鲜血。但现在,地球那边面临的,是整个文明的生死存亡。‘金乌’如果失败,我们在这里建设的一切,最终也会化为乌有。”
“这不是地球与殖民地的对立,”他加重了语气,“这是文明生存优先级的选择。我们现在付出的每一分代价,都是在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后代,争取一个能够继续存在的未来。”
“把这道命令,以及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向全体殖民者公开解释清楚。不要隐瞒,不要粉饰。”他对通讯官说,“告诉他们,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但艰苦的日子不可避免。我们需要每个人的理解、忍耐和更多的努力,共渡难关。”
消息公布后,希望星上刚刚燃起的乐观情绪瞬间被巨大的失落感和紧迫感取代。抱怨和不安在所难免,但李振邦的坦诚和之前建立的信任,以及那份来自深空的、真实的威胁评估报告,让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和配合。一种“战时”的紧张氛围开始笼罩基地。
西区隧道的工程变成了三班倒,人们争分夺秒地想在蓝晶断供前完成关键节点。农业工厂里,技术人员绞尽脑汁地优化着能耗。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节省下来的每一度电,每一块稀有金属,都可能化作“金乌”堡垒上一束射向敌人的粒子光矛。
希望星的天空依旧昏黄,但此刻压在人们心头的,是另一重更为庞大、更为遥远的战争阴影。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挣扎求生的意义,被赋予了另一层沉重而悲壮的色彩——他们不仅是开拓者,也成了战争最遥远却必不可少的后方。
“金乌”的阴影投了下来,希望星的光芒,不得不因此而暂时黯淡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