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荧惑\"基地。
经过数月的高效建设,这座人类在异星的第一座前哨已初具规模。银灰色的模块化建筑群如同钢铁菌落,紧密地镶嵌在锈红色的火星大地上。
巨大的透明穹顶下,是欣欣向荣的生态农业区,为基地提供着新鲜氧气和食物。外围,工程机甲\"獬豸-火星型\"和自动化机器人仍在不知疲倦地拓展着基地范围,开采水冰和矿物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基地成员中那些修炼\"基础炼体术\"和\"冥想法\"有成者,在低重力、高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工作效率尤为突出,成为了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
基地中心控制室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寻星\"计划加入)正专注地监控着各项数据。虽然工作强度极大,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开拓者的兴奋和自豪。
\"报告,‘耕耘者’三号勘探小队在水手峡谷东侧发现大型水冰沉积,纯度极高,储量初步评估可满足基地未来十年扩张需求!\"
\"太好了!立刻规划开采路线!\"
\"生态循环系统b区藻类繁殖速率超预期15%,建议扩大培养规模!\"
\"批准!优先保障氧气和蛋白质供应!\"
基地指挥官(一名华夏资深航天员)看着各项喜人的报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自给自足的能力正在稳步提升,\"荧惑\"基地真正扎下了根。
更令人振奋的是,勘探队在对火星的深入探索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古老的河床遗迹、可能存在的深层地下水线索、甚至还有某种极其特殊的、未曾见过的暗紫色矿物晶体,其能量传导特性异常优异,甚至对灵能有着独特的亲和性,引起了地球方面的高度兴趣。
\"荧惑\"基地不再只是一个象征,它已然成为人类深入太阳系、获取资源、进行前沿科研的重要支点。
每一天,都有新的数据、新的样本、新的发现,通过量子通讯链路,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持续推动着华夏乃至全人类的科技进步。
来自火星的捷报,通过媒体适时地向全球公布,再次激发了无数人对星空的向往和对华夏领导力的认可。\"火星时代\"仿佛触手可及。
---
然而,就在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一个极其微弱、却有特有特征的信号,被基地最新安装的、用于探测\"先驱者\"活动的高灵敏度深空阵列所捕捉。
信号并非来自太阳系内,而是源于更加遥远、更加深邃的柯伊伯带之外,奥尔特云的边缘地带。它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加密方式复杂古怪,与已知的\"先驱者\"信号模式截然不同。
最初,值班人员以为是设备干扰或深空背景噪音,但【伏羲】主脑的辅助分析模块却标记了其非自然特征。
信号被迅速上报,并加密传回\"南天门\"。
林风和龙月第一时间接手了分析工作。
【伏羲】主脑全力开动,试图破解这段微弱的信息。数小时的艰难解析后,结果却令人困惑。
信息并非完整的语言或数据,更像是一段残缺的、不断重复的…警告?或者…标识?
破译出的片段杂乱无章,包含了一些无法理解的符号和几个反复出现的、经过语言库对比疑似为古地球某种已消亡语言的词汇碎片:
【…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