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在其短暂接触离子流后,舰载传感器检测到其内部似乎有某种结构被短暂“激活”了,散发出一种更加强烈、但也更加混乱的信号。
它似乎处于一种能量匮乏的状态,需要补充能量?而“崑仑”号的引擎喷射物恰好成为了它的目标?
就在这时,一段极其微弱、却强行切入“崑仑”号公共通讯频道的信号被接收到。信号极其杂乱,充满了噪音,但经过“伏羲”主机的全力破译,竟然勉强剥离出几个断断续续的词语,其编码方式与之前那个附着物发出的“嘶吼”类似,但似乎多了一丝…“意图”?
“…能量…匮乏…”
“…同源…不同…”
“…警告…远离…‘摇篮’…”
“…‘收割’…将至…”
破碎的词语,却蕴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
“它…它在试图和我们沟通?”科学官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摇篮”?是指火星?还是指太阳系? “收割”?又是指什么? “同源不同”?是指它和“崑仑”号来自同源(宇宙)但不同(文明)?
无数的疑问和巨大的恐惧攫住了每个人。
“崑仑”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是立刻加速离开这片危险的空域,放弃火星殖民计划?
还是冒险尝试与这个神秘而危险的实体进行进一步接触,获取更多关于宇宙和潜在威胁的信息?后者风险极高,可能将整个舰队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赵晨舰长看着舷窗外那颗红色的星球,又看了看屏幕上那段破碎的警告信息,陷入了艰难的沉思。人类的第一次星际殖民,竟以这样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他将目光投向通讯官:“立刻将全部情况,尤其是那段破译的信息,以最高加密等级传回‘南天门’。请求指示。同时,舰队保持最高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轻举妄动。”
“崑仑”号的命运,乃至人类星际未来的走向,悬于一线。而遥远的“南天门”基地,又将如何应对这来自深空的、充满未知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