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让指挥中心一片寂静。“逃亡”这个词,第一次如此正式地从一位核心科学家口中说出,带着残酷的真实感。
“但我们不会逃,不是吗?”王猛的声音通过通讯传来,他还在月球前线,“咱们华夏的爷们,没这传统!”
“当然不逃!”雷战斩钉截铁,“但这些技术,我们必须消化!它们是我们对抗‘先驱者’,乃至未来可能面对的‘收割者’的利器!”
争论的焦点从此不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用”。
林风立刻投入了疯狂的工作。他首先将“相位偏移装甲”和“纬度穿梭”的理论与“烛龙”能源核心、月背遗迹的生物金属结构学进行融合计算,试图找到降低能耗、提高可行性的方法。
他甚至设想,未来或许需要建造专门为这些技术服务的新一代超级星舰。
而“意识共鸣武器”,则交给了苏小婉和道术研究院牵头研究。苏小婉在震惊于其威力之余,立刻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他们的异常反应,不正说明他们对这类意识层面的能量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吗?这让她感到恐惧,也让她下定决心,必须彻底理解这项技术,才能保护好孩子。
龙月则从安全角度出发,主导制定了针对这三项技术的最高级别保密与管控条例,代号“缄默法则”。
任何研究都必须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中进行,所有参与人员的精神状态需受到严密监控,防止技术泄露或被滥用。
“灵思族”的赠礼,没有带来轻松的胜利承诺,反而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每一个知情者的肩上。它们指明了看似无限可能的科技方向,也昭示着前方更加深邃的危险。
人类文明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灵思族”用他们的逃亡,为人类标注出了那条看似更“安全”的路。但“南天门”的人们,从雷战到林风,从龙月到王猛,都清楚地知道——
他们的路,只能是向前,迎着“先驱者”而来的方向,闯出一条生路。
而那三个来自逃亡文明的技术包,则成为了这条荆棘之路上,意外获得的、闪烁着危险光芒的路标。如何使用它们,将决定人类文明的最终命运。